张高峰/文
泾阳县人民法院举行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聘任仪式暨培训大会
为了全力打造“五链共治、法在基层”咸阳品牌,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三三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诉源治理。年11月27日泾阳县人民法院召开特邀调解组织、特邀员聘任暨培训大会,为该院首批8个特邀调解组织授牌、向30名特邀调解员颁发了聘书并进行业务培训。此举是泾阳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而采取的新举措。
会议由泾阳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左锋同志主持下,立案庭赵卫斌庭长宣布了聘任文件,泾阳县司法局副局长郭晓凝、泾阳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志辉分别做了讲话,并向特邀调解组织、调解员颁发了授牌和聘书。
郭晓凝副局长指出,深化多元化解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健全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推动诉调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法律服务需求是司法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必须共同破解的时代课题。鼓励更多力量参与到矛盾纠纷化解中来,充分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形成程序衔接、优势互补、协作配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化解防范各类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刘志辉副院长就深化推进诉源治理、强化诉调对接、充分发挥特邀调解员职能讲了三点意见:一是明确认识全面推进诉源治理的重大意义。法院收案激增,聘任特邀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就是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健全多元化解纠纷解决机制,建立调解前置,升级诉调对接平台,完善委派调解制度,不断拓展纠纷解决渠道,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二是深化推进诉调对接。实行“三三制”委托调解机制是开通司法确认的快捷通道,保障矛盾纠纷化解实质化,确保调解成果与诉讼程序的有效衔接。通过提高诉前调解成功率,实现万人成诉率、失信被执行人比率、民转刑案件比率下降。三是注重发挥职能作用。特邀调解组织、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荣誉,调解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作为调解员要注重调解技巧,因案施策,念好“四字诀”即实现“防”字、着力“调”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