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欠了我工钱,我该怎么办!”
“叮铃铃……叮铃铃……”办公室电话铃声迭起。正准备下班的桥底法庭王珊法官连忙拿起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男子急促的声音,“这里是人民法院吗?”“是的,请问您什么事?”“别人欠了我工钱,就在王桥这里,我现在身无分文,我该怎么办?你们法院在哪里?我现在正走在路上……”突然电话那端的声音戛然而止。王法官忙将电话回过去,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这位小伙儿在其朋友处务工,被拖欠了余元劳务费,双方协商未果矛盾激化,小伙儿愤怒之下决定诉诸法律维权,但其对如何打官司却知之甚少。
“真是没有想到,我的官司不到俩小时就打完了,竟然可以这样快!”
王法官在电话中安抚了该男子的情绪,在初步了解有调解意向情况下,询问了其朋友电话,决定为双方进行诉前调解。接通该小伙朋友樊某的电话后,其对欠付劳务费一节并无异议,只是表示暂时经济困难无力偿还。王法官耐心向樊某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并表示其欠付工资的行为让经济情况较差的王某更加困顿……经过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调解工作,樊某终于同意分期向王某给付劳务费。王法官随即拨通王某电话欲告知其对方调解意见。法庭突然走进一位“呼哧呼哧”喘着大气的小伙子,“有水喝吗?他不给我钱,我没有钱坐车,只好从宿舍一直走过来”,原来是王某,法庭人员赶忙为其倒了一杯热水。待王某情绪稳定后,王法官向其告知对方的调解意见,王某表示接受。但是一脸窘迫的看着王法官,“可是,法官,我没有钱打官司,法院是不是还收费啊?”王法官笑盈盈的告诉小伙子,“知道你的经济状况,现在是诉前调解程序,诉前调解成功了,你们双方可以据此申请司法确认,这样的纠纷处理方式是不需要缴纳诉讼费的。樊某的位置你清楚吗?现在法庭直接进村完善调解及确认手续,把你们协商的内容确定下来。”王某感激的笑了。此时已是18:40,法庭干警驱车来到了村子,双方的干戈终在耐心劝说下得到了化解。
现阶段,除了享受国家救济政策之外,经济上不十分宽裕的人不是少数,他们有时遇到需要依法维权的问题时,恰逢囊中羞涩、难堪经济压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桥底法庭将继续发挥诉前调解多元化解纷机制的要求,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坚持司法为民宗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