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是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如何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让监督更聚焦、更有力?

2月13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泾阳县纪委监委以政治监督为首责,靶向施策,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织密日常监督网,不断拧紧对“关键少数”监督的“链条”,着力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

“一把手”监督难题,难在哪儿?对泾阳县而言,当地重点聚焦“一把手”监督意识淡化问题、手段软化问题和监督机制弱化问题,分别进行靶向施策。

泾阳县纪委监委结合当地《关于加强对县委“一把手”和县委常委班子成员监督的工作措施》,协助县委开展“三必谈”,对下级“一把手”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必谈、政治巡察存在突出问题必谈、新任职“一把手”任前必谈。通过多视角、全方位政治“体检”,以清单化监督推动全县“一把手”履职尽责,着力解决“一把手”监督意识淡化问题。

监督手段软化问题如何解决?泾阳县纪委监委加强对同级领导班子的监督,督促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紧盯重点领域工作突出问题,向3名分管的县级领导干部抄送纪律检查建议书;跟进重点项目落实监督,向包抓的4名县级领导干部抄送监督检查情况报告。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探头”作用,通过紧盯重点权力事项、排查廉政风险等方式,着力发现“一把手”贯彻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把廉政档案运用到对“一把手”的日常监督中,通过述责述廉、问题线索处置、党风廉政意见回复等廉政档案内容,确保对“一把手”廉政情况的精准“把脉”。

针对“一把手”监督机制弱化问题,泾阳县纪委监委制定《泾阳县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工作清单(试行)》,健全完善同下级“一把手”谈话、“一把手”问题线索分析研判、“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廉政档案、纪检监察建议等六项制度,推动对“一把手”监督内容项目化、制度化。

“我们将着力解决‘一把手’监督机制弱化问题,健全完善六项制度,推动对‘一把手’监督内容项目化、制度化。”泾阳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谭会党表示。

记者王佳伟通讯员刘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

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yuanshipeng

xxcb.cn。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