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阳光报」
1月4日下午,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第四十三场),通报近期陕西省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陕西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社区层面导致的传播势头已得到控制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马光辉介绍,1月3日0~24时,陕西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95例,均在西安市。自年12月9日以来,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其中西安例、咸阳13例、延安13例、渭南1例。 “西安市经过数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和12天的严格社会管控,在连续7天单日报告病例数超过例后,1月1日新增例,1月2日新增90例,1月3日新增95例,虽然连续多日处于高位,但相较于疫情初期,社区层面导致的传播快速上升势头得到了控制。”马光辉说。 随着陕西管控措施的进一步落实落细,来自于集中隔离人员病例比例逐步提高,社会层面检出病例比例逐步下降,疫情总的趋势呈现下降态势,前期防控成效显现,但仍处于防控工作的攻坚期。 陕西将围绕“社会面清零”目标继续在雁塔区、高新区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马光辉介绍,今天西安市还在开展新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这轮检测结果出来后,对西安市疫情防控态势将会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马光辉说,下一步,将围绕社会面新增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清零的目标,在西安市雁塔区、高新区等重点区域继续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在其他重点区域开展核酸检测,通过敲门行动摸清人员底数,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人一户。 同时,严格落实封控区、管控区各项措施,确保应隔尽隔、应管尽管、保障到位,全力阻断社区传播;在咸阳市、延安市抓紧核酸检测和流调溯源,全力做好重点风险人群隔离管控,严防疫情扩大。 陕西大中专院校、城中村等风险人员为啥要集中隔离?官方回复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马光辉介绍,陕西加强城中村和大中专院校防控,对近5日内有新发感染者的城中村,开展敲门行动,逐户入户调查,摸清村内每户居住人员底数,确保核酸检测、密接次密接管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对大中专院校,采取严格的封闭管理措施,一旦出现疫情,建立省市县联合工作专班进驻学校,落实分区管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清洁消毒等措施,严防疫情在校园聚集发生。 马光辉说,因大中专院校和城中村人口密度大,很多不具备个人或家庭独立就餐、如厕、单独居住等生活条件,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这些人员日常生活轨迹交叉严重,一旦出现病例,可能给整栋宿舍楼、整个院落甚至附近院落居住人员带来感染风险隐患。 而专家研判认为,只有将大中专院校、城中村等风险人员落实单人单间集中隔离,在隔离点让专门的工作人员开展健康监测,进行更规律的核酸检测,才能有效地阻断人际间、邻里间的传播,避免更大范围的人员被封闭管控。“为此,我们举全省之力,将风险人员进行转运隔离。”马光辉说。 陕西先后抽调7批次万余名医务工作者支援西安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马光辉介绍,目前,陕西主要采取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发现社会面隐匿感染者,并将密接、次密接等风险人员管控到位的措施,切断疫情传播链,在集中隔离点、居家隔离、封控区之外不再出现新增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以达到全省特别是西安市社会面清零的目标。 “西安市采取大规模检测和区域重点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大规模检测的基础上,加密雁塔区、高新区全区和近7天有病例报告区域人员的检测频次。”马光辉说,省级先后抽调省直医疗机构和其他设区市7批次万余人的医务工作者支援西安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工作,调配移动式核酸检测实验室支援咸阳、延安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 同时,省级抽调名流调人员支援西安市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加快密接和次密接人员的排查管控。咸阳市兴平市、泾阳县已完成3轮核酸检测,渭城区、秦都区已完成6轮核酸检测。延安市宝塔区已完成6轮大规模核酸检测。 陕西已投入28.2亿元用于抗击本轮疫情确诊患者个人负担部分将由财政安排 省财政厅副厅长刘红春说,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省财政厅积极筹措疫情防控资金,截至1月3日,各级财政共投入28.2亿元用于抗击本轮疫情,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亿元,省级财政投入2.5亿元,西安市各级财政投入12.75亿元,其他市县财政投入7.95亿元;同时,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经费应急保障机制,于年12月23日和12月31日两次紧急拨付预备费共2.5亿元,用于省级疫情防控防疫设备购置、物资储备、流调督导和支持高校以及部分市抗击疫情等;后续,还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适时加大投入,对确诊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出后,个人负担部分将由各级财政予以安排;在支持做好粮油储备、肉菜储备、重要商品储备、医药储备的基础上,在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外,提前下达省级商贸流通专项资金2万元、新网工程建设资金万元,支持做好商贸流通监测、应急调运和农产品流通保供,进一步提升物资供应能力;同时,发挥社会捐赠机制作用,支持启动慈善协会、红十字会等社会捐赠机制,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 为应对疫情等带来的困难挑战,近日,省财政厅提前下达市县年财力性转移支付.14亿元,全力保障基层“三保”和重点领域支出。提前下达社会救助和医疗救助资金77.9亿元,支持各地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因病致贫人员、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医疗托底保障。 记者王怡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