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隋唐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17就参军打仗,在他的劝说下,李渊起兵反隋,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又多次带兵,身先士卒,勇猛杀敌,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他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胸襟宽阔,不问出身,把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李勣、李靖等聚集到自己身边,并且、降将尉迟恭、秦琼及李建成的旧部魏徵、王圭等也一样推心置腹,委以重任。
他武定国家,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与民休养生息,国泰民安,路无拾遗,开疆拓土,宾服四方,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周边小国奉为“天可汗。
后人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宋代苏澈说:“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一人而已,无人能比。
他深明历史,了解各朝代的兴衰成败。他深感做明君之难,自己写了《金镜》一文,论述作君主之道。他对大臣敬重感恩,让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把当初打天下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上画像,常去怀念。
他慎用死刑,恐怕错杀一人,要求判除死刑时,必须三次覆奏,贞观四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在他的治下,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囹圄空虚。——的确,李世民是一个千古难得的英明君主!
但即使是这样英明,他也错杀了一些人。其中就有名将李君羡!
李君羡是洺州武安(现河北邯郸武安市)人。最初是在李密手下,后来投诚王世充,因为厌恶的为人,于是又率部投奔了李渊,被封为上轻车都尉。
李君羡跟随秦王李世民逐鹿中原常常单骑出击,冲锋陷阵,作战英勇,屡立战功。他随李世民在介休攻破宋金刚,征讨王世充,平定窦建德、刘黑闼,李世民登基后,授他为左卫府中郎将。在打仗之余,李君羡常读书不休,受到李世民嘉奖。
在李世民刚刚登基的当月(年8月),突厥趁机进攻大唐,直到距长安仅40里的泾阳(今陕西泾阳县),京师震动。李世民让李君羡与尉迟敬德迎敌,解除了长安之危。唐太宗李世民称赞道:君羡如此勇猛,强虏何足忧虑!
影视中的李君羡于是,授予他左武候中郎将,封武连县公,驻守在太极宫玄武门。
一次,李世民在宫廷宴请诸位武官,行酒令时,要求每人讲出各自的小名。李君羡自称他的小名叫五娘子,李世民闻之一惊,笑道:你既为女子,为何如此雄健勇猛?
当时,可能李世民也没有太在意。李君羡后来历任兰州都督、左监门卫将军。
到贞观19年9月,太白星屡现于白昼。太史官占卜认为,唐朝三世之后有女皇登基预兆。民间又广传《秘记》中说: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
李君羡和武媚娘李世民想起李君羡的官职(左武卫将军)、封号(武连县公)、属县(武安县),都带有武字,小名五娘子又疑似女人。这让李世民对李君羡大为疑忌,很快就革除了他的禁军职位,让他出任华州(现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刺史。——估计李君羡还没有搞清是什么原因。
李君羡任华州刺史时,当地民有个叫员道信的百姓,自称能够不进饮食,还通晓佛法,李君羡对他非常敬慕,多次与他形影相随,避开人窃窃私语。
一个御史弹劾李君羡与妖人勾结,图谋不轨。李世民更为猜疑,在贞观22年(年6月13日),李世民将李君羡处斩,抄没全家。
在武则天登基后的第二年(年),他的家属向当时的皇帝武则天诉冤,武则天为了证明自己有天命,下诏追复李君羡官爵,以礼改葬。
李君羡和武媚娘如此英明有李世民,也会错杀大臣,确实可惜。因为哪个皇帝也怕有人威胁他家族的统治,到这时,李世民也不想对死刑三番申奏了!
至于电视剧《至尊红颜》中,李君羡成了原太子李建成之子,还与武则天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那真的是无稽之谈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