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医院那里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8.html

原标题:让乡亲们吃上“旅游饭”——泾阳县安吴镇龙源村发展乡村旅游侧记

在龙泉公社景区,刘炜和当地群众一起植树。本报记者刘坤摄

“大家都来尝尝,刚摘的西红柿,自家地里种的,用的都是有机肥,没打农药,不好吃不要钱。”

日前,在陕西省泾阳县龙泉公社景区门前,安吴镇龙源村村民张竹武向游客们吆喝着。他面前摆放着两筐西红柿,不时有游客上前询问购买。没过一会儿,张竹武的一筐西红柿已经见底了。“看来,今儿还得让老伴儿再送一筐西红柿过来。”张竹武激动地说着。

家住安吴镇龙源村的张竹武,孩子外出打工,自己和老伴儿在自家的温室大棚里种植了西红柿,西红柿一成熟就推到龙泉公社景区销售,每天能卖上百元。

“前两年,自家温室大棚种的西红柿,都是装在三轮车上到处转着卖,一天下来,不光人累还卖不上好价钱,有时候连成本都赚不回来。”谈起以前的销售情况,张竹武直摇头。

如今,依托龙泉公社景区建设,游客纷至沓来,景区的门前就形成了一个“市场”,张竹武和乡亲们种的农产品不仅能轻松销售出去,还能卖上好价钱。

龙泉公社景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嵯峨山下的安吴镇龙源村,处在渭北旱腰带上。20世纪80年代前,这里多是荒沟荒坡,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水土流失严重,遇到自然灾害时庄稼常常颗粒无收。

龙泉公社景区的成立,离不开一个人——泾阳县安吴镇龙源村党支部书记刘炜。年,当时还是教师的刘炜辞去公职,拓荒开山。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如今占地1.5万余亩的龙泉公社景区森林覆盖率已达80%,“生态+旅游”的产业价值达到10亿元以上,成为西安北部生态优美、观光旅游的一大亮点,获得国家水土保持项目园区、“中国最美乡村”、咸阳市首批命名的森林小镇等荣誉,成为陕西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当年,我带着村民在山上植树,治理荒坡和水土流失,后来发现山上树多了之后,来旅游、爬山的城里人也多了,便在这里修建龙泉公社景区,用村民种的菜和养的家禽做饭菜,很受游客欢迎,经济效益也不错。”刘炜说。

如今,每逢节假日,龙泉公社景区门前的停车场几乎停满了车。景区游人如织,玻璃天桥、玻璃水滑等网红游乐设施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打卡。人们来这里徒步观光、休闲康养、购买土特产。

在龙泉公社景区的小吃餐饮一条街,百余个商铺为附近群众提供了就业新选择。

在小吃餐饮一条街上班的刘蕊是龙源村村民,前几年在外地打工,每月的收入只有两三千元。“前两年,我听说村里发展乡村旅游就回来了,如今在景区里卖起了小吃,每个月能挣五六千元。”刘蕊说。

让刘蕊感到更高兴的是,随着景区的发展和游客增多,果蔬采摘成了她家里又一大经济来源。“市场上现在一公斤西红柿卖6元左右,而在这里采摘新鲜泾阳西红柿一公斤能卖8元,自己家种植养殖的农畜产品,就在家门口销售了。”

“景区年接待游客量超过万人次,带动就业余人,实现旅游收入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达到元。”刘炜说,景区借助旅游发展为当地群众创造创业就业岗位个,帮助43户人脱贫致富。

如今,龙源村变美了,四面八方的人拥进来,昔日嵯峨山下寂静的小山村成了乡村旅游热门地点,越来越多的百姓返乡创业、回家就业,泾阳乡村旅游产业焕发出蓬勃的活力。

“以前,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田地耕种,现在通过提升龙泉公社景区环境,夯实旅游发展基础,人均收入翻了一倍。随着景区的进一步完善,将让乡亲们都吃上‘旅游饭’,进一步带动泾阳乡村经济发展。”刘炜满怀信心地说。(记者刘坤通讯员谢涛)

来源:陕西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