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580330.html

清朝末年,一位奇女子还是一个寡妇,竟然跻身于全国富豪之列,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现在回头看一看它的商业经营模式,简直是超前年,假设她还活着,绝对会毫不逊色于马云,并且一定是马云最大的商业竞争对手。一位二十几岁就寡居的女人,他周莹。周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又有怎样的传奇人生?慈禧又为什么会认她做干女儿呢?

话说光绪11年,也就是年,三元县鲁桥镇孟店村大户周甲16岁的养女周莹,由兄嫂做主嫁给了19公里外的泾阳县安吴镇的富商大户,安吴府的吴聘。原来周莹是嫁给身患重病的吴家少爷冲喜的,因为吴家的吴聘身患重病,需要娶一个女人成婚,来冲煞气。其实中国很多的地方都有这种民间习俗,通过红滦照命的红喜事来冲散白虎凶星,从而使人脱离生命危险,只是这种封建迷信的事大多没能奏效。

这种事对周莹来说极不公平的,但周莹只是一个卑微的养女,命运根本不由自己掌握,也只能是任由兄嫂摆布。同时又由于周甲在同治元年,也就是年家里发生巨变,家道中落,而周莹就成了周家寻求翻身机会的牺牲品。

周莹吴聘的父亲吴蔚文担任朝廷命官,长期经营着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盐业生意,与胡雪岩是一时期的红顶商人,还曾为左宗棠西征提供过粮草,因此民间有饷靠胡雪岩粮靠吴蔚文的说法。然而很不幸的是,周莹嫁给吴聘仅仅10,吴聘就去世了,突然间就成了安吴寡妇。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破船又遇打头风。谁料想作为吴家唯一继承人的丈夫吴聘刚走,紧接着公公吴蔚文又因病去世,顷刻间吴家的两个顶梁柱轰然倒塌,而在此之前吴家也开始家道中落,这时候的周莹不但要接受内心的痛苦,还要忍受街坊邻居的流言蜚语,什么扫把星等等。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20岁的周莹心里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只能继续向前走。从此要重振吴家辉煌的重担,就压在了这个年龄不到20岁的吴家少奶奶肩上。如此的重担和超常的压力没想到竟然成了周莹前进的动力。这样的命运对于有些人来说或许都是无法接受的苦难。况且对一个弱女子,但是对于周莹来说,反成了成就她自身的一次天赐良机。有时候人是逼出来的,但前提是需要你有足够强大的信心。因为当时的形势,周莹只能从小做起,她身上的商业智慧也逐渐体现。

周莹的商业经营理念在当时候真的非常超前,首先诚信为本,然后进行改革创新,重要的是如何用人和选人,它合理使用人才进行店铺管理,逐渐恢复了它公公时期的产业。其中最重要的是周莹推出了阳奉阴奉的制度,这个就类似于现在的股份制分红,将管理人员和员工与企业进行绑定,这就是周莹的超前发明。

管理层和员工平均提高薪水两层,然后鼓励他们每个月或者是每年拿出一部分参股入股,这样员工们不仅可以拿到年底的分红,就算到他们年老干不动了,但是员工还有股金在,分红依然继续,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这种先进的股金管理制度充分地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不但减少了资金成本,还扩大了经营规模。开拓市场更是周莹的强项,如原材料采供这一块,周莹不仅胆大心细,只靠市场的预测就能分析出市场的需求,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吴家作为当地的大户人家自然拥有土地,周莹先把自家的荒地租给了老佃户来耕种,这不但赢得人心更重要的是周莹能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商业经营上,因而商业帝国越做越大。

众所周知,清朝末年是战火不断,特别是关中地区,干旱无雨,天灾人祸,那是鸡鸣遍地。周莹没有袖手旁观,面对鸡鸣大潮,他设立舟场开仓放粮而得到广大称赞。她还建文庙,这个主要是为了延续家乡的文化,特别是周莹注重教育开办学堂,是家乡的孩子们得到教育,她的善举也被写入了地方志。

周莹的以销定产和股份制新风也是当今最流行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周莹讲究的诚信,也一直是商业经营的根本。在那个时候的经营理念如此的超前,即便是现在也不过如此。

后来,八国联军入侵了中国,慈禧太后只能够仓惶逃窜,她一路上经过了直隶、山西等地,最终才抵达到了周莹所在的陕西。周莹听说此事以后,二话不说就直接进献给了慈禧太后10万两的白银,她的这个做法可以说大大维持住了慈禧逃难期间的“体面”。所谓“雪中送炭”,平日里,要是周莹送给慈禧太后10两白银,慈溪说不定也仅仅只是看她一眼,并不会对她有什么重视,可当时的慈溪太后已经落难,眼看就要命不久矣了,周莹这时候大力的支持慈溪,别提慈溪的内心是有多感动了,很快便授予她“一品诰命夫人”的称号,并与她母女相称。从此,周莹便从一个苦命的女人,一下子就鱼跃龙门,成为了周家几辈子也高攀不起的“大人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4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