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所谓千里马,顾名思义,即拥有特殊才能的人。而伯乐,就是能够驾驭千里马之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音”。
纵览古今历史,有多少匹“千里马”与“伯乐”失之交臂,又有多少匹“千里马”与其伯乐有幸相遇相知相惜。
从三国到清代千里马与伯乐相遇成就大业者就有:
三国刘备三顾茅庐,屈尊降贵,只为博得诸葛亮这一稀世之才。
唐代武则天未做皇帝之前,曾乔装改扮,巧言令色,用那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顽固不化的神探狄仁杰。
清代康熙末年岳钟琪,在西征途中任先锋官广纳众智,采纳了一名川北士兵阆中人蒙应瑞的策略,顺利平定战定,收复辽阔疆域。
乾隆时期,帝王不因纪昀是一介布衣而看不起他,同样唯才是用,委以《四库全书》总攥官的重任,命其编修此书,留传后世。
千里马本文所说的四川历史名人中“千里马”与“伯乐”。
就是古代四川历史名人中“千里马”最牛兵王蒙应瑞和“伯乐”大将军岳钟琪的完美组合。
蒙应瑞出生在四川川北镇保宁府,今天的四川南充市阆中古城内。被后世誉为“最牛兵王”。
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了解一代兵王的诞生,兵王,顾名思义,兵中之王,兵王的最高成就是将军。
话说康熙五十九年(年)西征,康熙帝玄烨任命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封大将军王,以天子亲征规格率领大军进驻青海,征讨准噶尔。
命川督年羹尧负责大军西征后勤保障,派副将岳钟琪、护军统领噶尔弼领川兵七千名、滇兵两千名、满兵一千名,都统延信领八旗军绿营兵一万两千名,青海蒙古王公兵一万名,入藏驱走了侵占西藏三年的准噶尔军,万平方公里的西藏悉入大清国版图以及连同收复今天的内外蒙古、青海、新疆等地。
岳钟琪立功最大,超升四川提督,记功十等,算是这场战役中最牛的将军了。
说起最牛将军岳钟琪,就不得不提他的部下一名川北镇行伍营区的阆中兵蒙应瑞,蒙应瑞堪称史上最牛兵王,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蒙应瑞在这次西征前只不过是一名优秀士兵,被川督年羹尧在川北镇阆中和松藩镇挑选精兵,隶属于先锋岳钟琪部下,途中遇岳钟琪将军广纳众智,四川川北兵阆中人蒙应瑞献计献策,得到采纳和重用,蒙应瑞临时受命组建精通藏语的区区30余人精兵,成立小分队,以声东击西、披风行动、斩杀之策、降兵优抚、版土界定等策略。进入敌方腹部,在大军将士的密切支持配合下。如探囊取物直取将帅首级。
平定近四年西征战势,解除敌方对边疆近24年的困绕,挽回两次10万大军西征还未开战6万将士溃败血洒边疆的重大损失,连同收复数省区疆域的回归,正式纳入版土疆域治理管辖,奠定了康雍乾盛世的顺利交接,成就了华夏疆域辽阔的格局,蒙应瑞一战定乾坤显赫功勋于世,三代因他战功封为大将军。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说明了发现人才的贵人是多么的重要,如果这场战役中的“千里马蒙应瑞,不被川督年羹尧挑选在西征之列,更没有后来旷世伯乐岳钟琪”发现,我想这场战役的快速结束,就是一个未知数;康雍乾盛世能否顺利交接也是一个未知数。当然历史没有假设。
今日边疆(—年):满洲正蓝旗人,清太宗皇太极曾孙,肃武亲王豪格之孙,多罗温良郡王爱新觉罗·猛峨第三子。
康熙二十六年正月封三等奉国将军,三十七年十二月授二等侍卫,四十年十月预议政、授正蓝旗满洲都统,四十五年十一月因病解都统任,五十二年四月复人,五十七年十月,受康熙重用、随抚远大将军、康熙十四子允禵入西藏征讨。
康熙五十九年(年),西藏平定后,朝廷下诏曰:“平逆将军延信领满洲、蒙古、绿旗各军,经自古未辟之道,烟瘴恶溪,人迹罕见。身临绝域,歼夷丑类,勇略可嘉!封辅国公。”寻代行康熙十四子允禵的抚远大将军职务,留守西藏、成为驻藏大臣的历史前提。
大将军岳钟琪(一年),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原籍凉州庄浪(今兰州永登)。岳飞二十一世孙,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名将。康熙五十年(年),授游击。康熙五十八年(年),以准噶尔部入扰西藏,奉命率兵入川。
康熙五十九年(年),在平定准噶尔策妄阿喇布坦的的叛乱中,岳钟琪出奇兵,献计策,剿抚并用,夺桥渡江,直抵拉萨,以番攻番,崭露出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才能,深得噶尔弼的赞赏。康熙六十年(年)春,征藏大军凯旋,岳钟琪以无可争议的功绩晋迁左都督;五月,升任四川提督;得赏孔雀花翎。
西征历史(—年),字亮工,号双峰,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人,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名将。
康熙三十九年(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职翰林院检讨。曾多次担任四川、广东乡试考官,累迁内阁学士。
康熙四十八年(年),升任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康熙四十九年(年),斡伟生番罗都等掠夺宁番卫(治今四川省冕宁县),杀死游击周玉麟。上命羹尧与四川提督岳升龙剿抚。岳升龙率兵讨之,擒罗都,年羹尧至平番卫,闻罗都已擒,引还。川陕总督音泰弹劾年羹尧延误军情,应该撤职上命留任。
康熙五十六年(年),越巂卫(治今四川省西昌市东南)属番与普雄(今四川省越西县)土千户那交等为乱,年羹尧遣游击张玉剿平之。
康熙五十七年(年),年羹尧令护军统领温普进驻里塘(今四川省理塘县),增设打箭炉(今四川康定)至里塘驿站,增设四川驻防兵。上嘉年羹尧治事明敏,巡抚无督兵责,特授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统领军政和民事。
康熙五十八年(年),年羹尧以敌情叵测,请赴西藏为备。廷议以松潘诸路军事重要,令羹尧毋率兵出边,檄法喇进师。法喇率副将岳钟琪抚定里塘、巴塘。年羹尧遣知府迟维德招降乍丫、察木多、察哇诸番头目。
康熙五十九年(年),上命平逆将军延信率兵自青海入西藏,授年羹尧定西将军印,自拉里会师,并咨询年羹尧孰可署总督者。年羹尧言一时不得其人,请以将军印畀、护军统领噶尔弼,而移法喇军驻打箭炉,上用其议。
巴塘、里塘本云南丽江土府属地,既抚定,云贵总督蒋陈锡请仍隶丽江土知府木兴;羹尧言二地为入藏运粮要路,宜属四川,从之。木兴率兵前来收地,至喇皮,击杀番酋巴桑,年羹尧疏劾。上命逮木兴,囚云南省城。八月,噶尔弼、延信两军先后入西藏,策凌敦多卜败走,西藏平。上谕羹尧护凯旋诸军入边,召法喇还京师。年羹尧不久遣兵抚定里塘属上下牙色、上下雅尼,巴塘属桑阿坝、林卡石诸生番。
康熙六十年(年),年羹尧进京入觐,康熙御赐弓矢,并升为川陕总督,成为西陲的重臣要员。
大将军蒙应瑞(—),字兆麟,四川川北镇保宁府阆中人(今四川南充阆中古城保宁街道北门井巷人)。祖籍陕西泾三原(今咸阳城泾阳县安吴镇铁李村交龙堡)人。
康雍乾时期著名重要军事将领,蒙应瑞于康熙六十年(年)因一战定乾坤,荐升湖南镇筸总兵官署副将衔(待旨历练),期间直隶密云城都司、顺义营游击、直隶提标前营游击、直隶马兰镇标中军游击、广东广州城守营副将、广东碣石镇水师副将护理总兵印务、湖北宜昌镇总兵、湖广镇筸总兵官。
秦代名将蒙恬之弟上卿兼将军蒙毅的远世后裔。
康熙四十六年(年),因家庭原因和社会责任,离开保宁府著名学府锦屏书院,投笔从戎,就近参加川北镇驻地阆中营区,成为一名职业军人。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年),被川督年羹尧挑选精兵隶属于岳钟琪部西征之列。
因献计献策亲率精兵30余人,作先锋智取敌方将帅首位平定西征战势,大挽回大清损失,解除边疆困扰,收复数省疆域回归,战功显赫。
加之其先祖蒙顺先父蒙元亨两公完成出色的西征后勤保障,及其远祖秦朝统一名将世家蒙家将蒙骜、蒙武、蒙恬蒙毅忠孝华夏历史原因,以及保宁府荒地增多,人口稀少的特定因素。
蒙应瑞荐升武将(将军),赏赐二品顶戴红珊瑚三眼孔雀花翎(副将衔),镇守湖南镇筸镇。但由于他弓马可观,智慧多谋,镇守经验不足等因必须安排好家事后,前往华夏各地历练后方可胜任,蒙应瑞时年32岁。
同时朝廷和康熙皇帝钦赐蒙顺(康熙帝赐名蒙善宇)、蒙元亨因蒙应瑞贵赠骁骑将军,赏赐头品顶戴红宝石双眼孔雀花翎。享受总督待遇。
蒙善宇从商人贵赠一品将军时,时年87岁。
蒙元亨从商人贵赠一品将军时,时年63岁。
朝廷和康熙皇帝钦赐蒙氏家族封地四处,大小自由选定荒地开发建设,以建“宅第、宗祠、蔬菜种植以及休闲踏青”之用。
开启了阆中古城迎恩街的由来、阆中古城蒙公祠的由来、阆中古城官菜园街的由来、阆中市七里街道辖区蒙家湾村的由来。
康熙皇帝钦赐蒙家将御笔镏金“元戎第”宅匾一道和缎匹银两。
意为秦代统一名将世家蒙家将之后从陕西泾阳交龙堡移民四川川北镇保宁府(阆中)第一位主将宅第之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