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为政首,农为邦本。

自年起,中共中央多次在重要会议中对粮食安全作出重要指示。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今年2月21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对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部署。粮食安全已成为当下和今后乡村振兴、三农工作的重点。

仓廩实,天下安,粮食安全这根弦要时刻绷紧。为保障粮食安全“最后一公里”,保障粮食生产,畅通粮食储销,倡导敬天惜粮。即日起,农业科技报社特策划开展“粮安天下我的粮食我的梦——农科行走乡间看丰收”大型采访活动,并在全媒体平台开设栏目,走进田间地头、基层一线,采访粮食种植、种子繁育和技术推广等领域的“三农”工作者,报道关于他们的“粮安”故事。

本期刊发第一篇《种粮大户刘武的“种粮经”》。

四月的关中平原,麦苗夹岸穗将作。站在村口从南往北望去,一片片麦田长得正旺。端详着自己的麦苗,刘武心里的喜气儿也忍不住往上涌。这些年和土地、粮食打交道的经历,让他深深感到,靠良种推广、规模经营、科学种植,日子才过得更有奔头。

一个农民,流转+托管土地1.5万余亩用来种粮,这要不是见到了真人,还一直将信将疑,面对采访,原陕西泾阳县农林局局长邢西安肯定地告诉:“这是真的!”

刘武是陕西泾阳县桥底镇的一位普通农民,凭着近十余年在土地上的坚持和探索,种粮种出了“名堂”,闯出了一条靠种粮增收致富的新出路。他为念好“种粮经”,将闲散土地“化零为整”,先后流转+托管土地1.5万余亩进行集中生产经营,成了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

谈起种粮秘诀,刘武说:“良种、规模、科学是种粮‘生金’的三件‘法宝’。”

形成共识打实“桩脚”

刘武作为当地人熟知的种粮大户,这名号来之不易。年,拥有一台拖拉机的刘武考虑到,不少村民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里的老人、小孩、妇女根本没精力种地,如果把那部分土地流转用来种植,既能解除外出村民的后顾之忧,自己也可以增加收入。

这一想法得到了时任县农林局局长邢西安的认同。刘武回忆道,在一次全县农村工作会上,邢局长提出:“粮食种植面积达到亩者,将破例设置‘局长示范田’”。

于是他开始陆续流转了亩农用地,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并成立了泾阳县键潍粮食专业合作社。

△在键潍粮食专业合作社,刘武(左)向介绍小麦、玉米高产技术措施。

规模扩大了,困难也随之而来。起初,面对几百亩田地,刘武也感到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他跑遍了县农技站、县农业局,找技术人员向他们虚心学习,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引进新品种。

经过长期的学习,刘武积累了一套“种粮经”。不到3年,就在“全省年度粮油高产竞赛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当年小麦亩产达到公斤,玉米亩产公斤。

“那年省上给我们奖励了一台收割机、一辆三轮车。得到了省上的嘉奖,让我在艰辛中尝到甜头,更坚信要把种粮这件事做下去,还要做大!”刘武回忆时眼里泛着光。

吊起刘武“胃口”的,还有国家扶农政策。“现在,最开心的是种粮政策好,尤其是购买农机,政府补贴越来越多,自己花钱越来越少。”

政策好不光体现在补贴上,还体现在对耕地的重视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全面落实粮食播种面积,为在高起点上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这些政策都让刘武对未来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积累“种粮经”增产又增效

“种粮效益低,但有了规模,收入自然就上去了!”当前很多农民不看好种粮致富,但刘武却有自己的认识,“规模化种粮也能闯出一条致富路。”

年,刘武再次流转土地,将种植规模扩大至亩。“土地越多,就发现农机越不够用,想干好干大,农机才是发展方向。”于是这一年,键潍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了。

为了实现规模化、现代化、科学化作业,刘武购买了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播种机、自走式喷药机、无人机等大大小小农机具71台(套),并专门建了一个农机大仓库。

购置这些“家当”贷款花了多万元,看似增加了投入,其实是降低了成本。刘武说,有了农机的助力,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收成越来越好。目前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两种模式,共种植粮食面积15亩。

△刘武(左)向介绍小麦种植情况。

除了遵循作物生长规律种植外,还需注重均衡施肥。在粮食种植的过程中,刘武严格实施小麦沟播“一优二改双控”和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的技术措施,以此来提高粮食产量。

由于农机配套完善,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应用了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配方施肥等措施,小麦产量连年都在1千斤以上,去年平均达到斤,加上这几年国家粮食保护价一直稳中有升,以及农机跨区作业收入的增加,刨除土地成本,每亩纯利润元左右。

打造粮食产业增收样板

社员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自己锹镐不用动,还拿一样的钱,等于给土地找了一个免费“管家”。

桥底镇褚牛村张选民共有9亩地,每亩元的流转费,一年就是6元。同时,他还购置了两台农机,以入股的形式加入了合作社,每年收入也在10万元以上。

张选民说,土地流转后,农民没地种了,自然而然的就外出打工了,有些农民出去打工还干出了名堂。现在村里的大部分农民都非常乐意把土地交给合作社来种。

把发展土地流转由合作社统一种植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难等突出问题。而键潍粮食专业合作社也通过这种发展方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合作社,成长为国家级示范社。

“今年的主栽品种是‘西农’和‘西农’,它们不仅产量高、成熟早,且具有耐旱、抗倒伏、抗病强等优点。”刘武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小麦良种赞不绝口。

△在键潍粮食专业合作社,适宜不同区域种植的作物品种一应俱全。

“当前农民种粮赶上了好时代,种粮越来越有底气了!”刘武靠良种推广、规模经营、科学种植走上致富路,提前圆了小康梦。作为不离乡、不离土、懂科学、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他将继续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传统农业的转型路上,键潍粮食专业合作社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以其朴实和敢想敢做的精神,开辟出一条全新的现代农业之路。

作者/来源:农业科技报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