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泾阳县,

陕西日报、陕西传媒网、当代陕西、

华商报、三秦都市报、西部网、

咸阳日报、咸阳市广播电视台等10余家省市主流媒体,

围绕泾阳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以及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等方面,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采访。

采访中,这几个地方让他们赞叹!

安吴堡景区

采访团一行来到泾阳安吴堡景区,认真听取安吴青训班、吴家花园的情况介绍。“以红色文化、秦商文化为主题的安吴堡景区,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商户60余户,临时摊点余个,带动周边余人参与其中。”安吴堡景区负责人张浩介绍,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热播,“周莹故里”名声大噪,安吴堡游客激增,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

据了解,泾阳吴家花园旅游建设总投资3.5亿元,占地约0平方米,内设仿古街道、仿古建五凤楼、叠山瀑布、仿古建博物馆、仿古建茶楼、大型水盆景观、徽派景观围墙等,实现秦商文化和徽派文化有机结合。其中,博物馆内的收藏艺术品更是给了采访团视觉上的冲击,心灵上的震撼。“吴家花园不仅有仿古建筑、小桥流水的江南韵味,而且让人能感受到吴家大院当年的辉煌气派。”慕名而来的上海游客兴奋地说。

“奋斗柿”基地

随后,采访团一行来到西红柿界的“爱马仕”——云阳镇关鸿农业出产的“奋斗柿”基地,感受电商给农产品产销带来的深刻变化。据了解,泾阳县云阳镇从年开始种植“奋斗柿”。年,云阳镇引入电商,快速打开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这款口感像水果一样的西红柿开始被消费者追捧。

因其皮薄、沙瓤、水分高、甜度高,短短5年,“奋斗柿”被捧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奋斗柿”基地负责人赵丽燕介绍,“奋斗柿”基地有多个大棚,总占地0亩。去年网上销量近7万单,今年预计在16万单。口感极佳的爆款“奋斗柿”基本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且复购率极高。“在种植‘奋斗柿’时没有使用化肥、膨大剂、甜蜜素、农药、抛光等,几乎是零残留。”赵丽燕说,多个大棚带动全村户近人就业和脱贫,真正实现了“使农户增收、带村民致富”,极大调动了云阳镇及周边群众专业种植优质西红柿的积极性。

“农产品销售的必由之路是消费者制定规则,它在市场上的表现直接决定了来年全镇的种植面积。在销量的刺激下,全镇23个村已有一半大面积种植西红柿。”云阳镇电商办主任张广俊说,种植西红柿的村民都换上了智能手机,利用抖音、微博、朋友圈等平台推介,一个没落下。

郑国渠旅游风景区

在水利文化、山水文化为主题的郑国渠旅游风景区,采访团观赏了郑国渠旅游风景区、郑国渠博物馆、郑国渠遗址区,深入了解了郑国渠的历史。郑国渠博物馆负责人介绍,郑国渠因其得天独厚的峡谷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集历史人文、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记者团观赏了郑国渠泾河大峡谷、黑沟、龙须龙涎瀑、孔雀湾、龙女峰、仲山晴岚、凸碧潭、泾岸观潮八景,无一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咸阳日报

来源:泾阳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