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西安市高陵区档案馆查找到我爷爷韩杰三的干部人事档案的时候,我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心情既激动又沉重。

激动的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到了关于爷爷韩杰三的详细资料,我似乎能感觉到我爷爷韩杰三就在身边。沉重的是,我看到这份尘封的档案时,距爷爷投身革命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

年(民国24年),我爷爷韩杰三考入西安二中(校长是罗瑞先)。年12月12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各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欢欣鼓舞,纷纷召开大会,讨论如何以实际行动支援西安事变。当天晚上,就在二中大礼堂召开大会进行讨论。

在地下党组织的指示下,西安学生救国联合会于西安事变的第二天,即12月13日下午,在西安高中(现在的二十中)召开了有14个县区代表参加的代表会议,随即发出通知,号召各学校学生回县开展抗日救国会活动。关中地区几十个在西安上学的学生积极响应,纷纷组织成立学生救国会,回县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西安事变”后,红军从陕北挺进关中,彭德怀率领的前敌总指挥部进驻泾阳县云阳镇,部分红军驻扎在高陵县城北关客栈。学生救国会接到党的指示,密切配合红军行动,帮助红军扩大队伍。高陵党组织通过救国会与红军取得联系,商定了合作办法,在全县掀起大规模的支红、扩红运动。

年末,红军第一、第二方面军同第四方面军一部南下,集结在泾阳、三原、高陵一带。我的父亲听我爷爷给他讲过这一段历史,这期间,爷爷主要帮助红军筹集、募捐粮食和衣物。

年,我爷爷在高陵县高刘村小学任教员;年在高陵县会泾四乡杨官寨小学任教员。他积极争取教育界这个阵地,使之成为当时我党同国民党当局进行斗争的一个重要阵地。

我爷爷在校教书期间,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参与校董事会的有关活动。据我爷爷的学生刘言成(高陵县姬家镇高刘村原书记、劳动模范,现年88岁)口述回忆,我爷爷和焦文全(西安事变后根据学生救国会号召回高陵成立高陵学生救国会,同时回来的还有刘永瑞同志)同在杨官寨小学教书。

翻阅我爷爷人事档案中的自传记载,我爷爷当时思想进步,积极投身革命。“当时我是洁白青年,入旧社会感到统治阶级作恶多端,贪污、违法、舞弊、剥削和压迫农民。帝国主义封建残余官僚资产阶级的危害和遗毒,使农民终年勤劳,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不得一饱。当时我想抛弃家庭,潜入延安,致力革命的,但胞弟年幼不能脱离,因此使我人在南来心在北,竟成身心两叉之势。”

年3月,我爷爷经关中分区马栏干校郇忠孝同志介绍,参加了在三原地委黄艾民成立的青年训练班学习,地址在三原北城,校长黄艾民,教务主任是马宏山。

年5月至8月,我爷爷在三原分区革命干部学校学习(校址三原东关),任学员18队队长,校长为郭文学(年参加革命,曾任赤水县县委书记、关中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副校长魏新,教员为刘永瑞(年参加革命,关中分区党校教务处处长和教研室主任)。年5月西安解放,关中分区党校改为三原分区干校,年5月三原分区与大荔分区撤销,两个分区干校合并为省委党校。

当时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土改与政党等。

年8月5日,学习结束后我爷爷被分配到地委学习征粮条例、阶级划分;年9月至10月调到三原柏嵯区进行征粮工作;年10月调到三原税务局工作,历任南关、安乐、大程、西阳等税务所所长。

我爷爷参加革命工作,坚定的革命信念从不动摇,他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的人生。我们一定要继承传统,不忘初心,做红色后代的优秀传承人。

年10月,我怀着梦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通信教导队学习无线电报务,收发电报。退伍后,被分配到咸阳市邮电局,之后邮电分营、移动剥离,在咸阳移动工作,继续传承着红色通信。

弹指一挥间,沧海桑田。如今的我已成为一名基层干部。通过对爷爷投身革命事业这段光辉历史的回顾,老一辈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在我的心中久久回荡。

今后,我决心学习爷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风范,坚定忠贞不渝的红色信仰,在工作岗位上,践行善良、热忱、忠诚和无私无畏的信仰,坚定为民情怀,锻造实干作风,把基层之根扎实、扎深、扎稳,不负组织所托,不负群众所盼,在千锤百炼中成长为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合格基层干部。(韩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