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全力打赢生态环境保护收官战。

年到年

泾阳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天增加到天

PM2.5同比下降38.75%

PM10同比下降47.88%

1

守护一片蓝天

●全县11家重点涉气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设备并联网;

●14家涉VOCs工业企业全部治理达标;

●7家砖瓦企业完成了大气治理设施提标改造;

●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完成了尾气监测及备案登记。

截至10月底,累计抽查非道路移动工程机械80余台。3家商砼站、冀东水泥、声威水泥、安兴玻璃等重点企业的进出料、运输等环节实现全封闭和全自动抑尘。同时,取缔了8家散乱污企业,建成了环境质量和应急管理中心,综合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实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管理精细化。

2

护好一河碧水

●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系统治水。

●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严格贯彻执行水污染防治法。

●泾河、冶峪河等“四乱”整治力度不断加大。

●泾河国家湿地公园申报成功。

●完成入河排污口摸底排查,推进泾河流域综合治理,制定实施泾河水质巩固提升方案,实施排污口湿地项目及污水处理站扩容。

泾河流域泾阳段国控泾河桥断面和省市控临泾桥断面,年1-11月平均水质均达到Ⅲ类水质考核要求,且水环境质量排名位于全市第一。泾河泾阳段流域排污口污染物浓度全部执行并达到《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泾河流域泾阳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水环境持续向好。

截至目前,完成全县17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划分,7个“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3个界标牌、13个宣传牌的设立,28座加油站、个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工作。

3

留下一座青山

●泾阳县建立了污染地块名录,实行分类管理

●防止重金属和农业面源污染,签订了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

●持续开展青山保卫战,科学治山

●完成县级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配合“三线一单”编制。

全县初步划定46.72万亩耕地均为优先保护类耕地,个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个完成粪污处理配套设施验收检查,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90.9%。同时,开展了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管理规定,防范跨省、跨市、跨县转移风险。

4

守好一处净土水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综合治土;

●编制《土壤污染防治修复与治理规划》;

●完成北部旱腰带地区土壤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累计生态修复亩,土壤改良亩;

●完成重点企业周边土壤监测以及化工行业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监测;

●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抓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同比双下降,完成泾阳县畜禽养殖禁限养区划分,全县畜禽粪污处理配套设施配套率95.62%、资源化综合利用率89.71%。全县畜禽粪污处理配套设施配套率95.62%、资源化综合利用率89.71%;持续开展“清废”行动,20家涉危废企业及全县医疗机构危险废物%规范转移处置,整治非正规垃圾填埋点60处。

5

环境监管和能力建设大幅度提升

●建立完善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

●建成县级网格监控指挥平台;

●设立乡镇环保站,招聘40个专职环保网格员,个兼职网格员,配强配齐环保站设施装备;

●8镇均建有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

●11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实现第三方运营。

回顾过去,成绩来之不易;展望未来,依然任重道远;“十四五”期间,泾阳县将继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强节能减排防控管制,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打造生态良好、环境舒适的宜居泾阳。

一串串数字

一个个变化

记录了环保铁军的辛勤付出

凝聚了泾阳人的智慧与力量

美丽泾阳你我共建

美丽泾阳你我共享

凡本平台所有作品,均拥有版权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市环境生态局泾阳分局

作者/来源:泾阳融媒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