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一大早,泾阳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段展翔带队驱车前往西安市某小区,拘传逃避执行的当事人孙某到庭。当戴上手铐的那一刻,孙某恳求法官能否不戴手铐,小区里熟人太多。自己的请求被否定后,孙某才认识到自己拒接法院电话,拒不配合法院执行的严重后果,并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懊悔。
基本案情:
孙某与周某在年经过法院判决离婚,两个孩子由孙某抚养教育并自行承担抚养费,孙某应向周某给付房屋拆迁补偿款12万元。孙某没有对判决上诉,也没有向周某主动履行给付房屋拆迁补偿款的义务。周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在向孙某邮寄送达了执行通知后,还用电话与孙某取得了联系。孙某根据通知到达法院接受财产调查和执行。
法官经过调查后了解到,孙某当前生活情况一般,经济收入仅能满足两个孩子的抚养和自己的日常开支,其名下有一辆轿车虽已破旧,但能折抵案件义务,且申请执行人周某也同意以该车辆抵债。法官遂通知孙某于五日内,将该车辆驾驶至法院接受处理。但五日后孙某并未主动将车开到法院,甚至从此不接法院的电话,也不回复任何执行短信。法院遂决定拘传孙某到庭,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纠纷化解经过:
当孙某被拘传到法院后不久,周某也被通知来到了法院。两人见面后,互不理睬,周某强烈要求法院拘留孙某。经过法官的引导,两人才将矛盾纠纷的始末脱口而出,并向对方不断发泄着情绪。周某还反复说道:“早知道来了要跟他掰扯,我就不来了!我没什么好说的,我要求法院按照法律规定办!”
在他们的对话中,法官得知,两人是在中学相识、相恋,最后结为夫妻。婚内共同经营门店,但生意失败,欠下了很多债务,两人因此互生怨恨,感情破裂。但当法官问起两个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时,周某顿时痛哭流涕,孙某也低头沉默。
在背靠背调解中,周某告诉法官,孙某把钱都在自己的亲友处存放,周某只想把孙某的钱给孩子们攒着,免得孙某花光。孙某告诉法官,自己现在省吃俭用还在努力还账,对孩子的抚养照顾的确少了一些关怀。法官遂抓住了两人情感寄托,试图用孩子的抚养教育来劝导他们放下心中的怨恨,“把钱归于钱,把情归于情”,最终两人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孙某在朋友的帮助下履行了部分义务,周某当即撤回了案件的执行。
此时,已经晚上八点,两人准备从法官办公室离开,周某接到了孩子的电话,她在“爸爸今天身体不舒服,妈妈陪着,待会儿就回家了。”这一幕,感动了周围所有人。
经过10个小时的努力,这一起离婚后财产纠纷被泾阳法院顺利化解。承办法官在整理卷宗时对助理和书记员说,“也许孩子们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父亲因为与母亲的纠纷被法院带走,但他们最能依靠的还是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本案中,我们要解决的执行难题不是金钱纠纷,而是情感纠纷。只有‘软硬兼顾’,才能发现矛盾纠纷的根源,才能寻找到化解矛盾的办法。”
(来源:泾阳县人民法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