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8年()

正月,国民党西乡县党务指导员杨华伯、梅林、杜诗来县发展国民党员50多名,成立国民党洋县第一区分部。是月,陕西省高等法院通缉浮冒滥支、携款潜逃的洋县建设局长张思礼。

2至8月,大旱,汉江断流,树木枯死,禾苗焦萎无收,民众缺粮断炊,榆树皮被剥食殆尽,逃荒者多户。

6月,在共产党员尚辛友、阎灵初、尚志清、王子明、杨子英的倡导下,洋县初级中学于文庙建立。

尚辛友(-约年),又名士英、华友,洋县贯溪乡尚家村人

7月,尚辛友等在洋县初级中学建立起中国共产党洋县第一个基层组织——中共洋县小组。

9月,中共洋县小组改为中共洋县特别支部,尚辛友任支部书记。

12月,国民党洋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出执行委员15人。

民国19年()

7月,共产党员王新德,在谢村镇田家祠堂创办洋县第一所农民夜校。

是月,中共洋县特别支部组织成立洋县学生自治联合会。

10月,中共洋县特别支部在县城西大街创办洋县教育用品社,石印进步书籍,宣传马列主义。

12月,川匪王三春与牛堉椿部,兵匪乌合4万多人,分别自四川、湖北入洋县窜扰,围攻县城10余日不克,后被陕西警备第一旅击溃。

全县连续3年遭受干旱和雹灾,民众缺粮断炊,灾民达7.7万多人,死亡多人。

民国20年()

正月,川匪张大经带匪徒窜入沙溪一带,并在江坝、谢村、东韩等地抢劫、绑票、敲诈、残害民众。

春,中共洋县红军之友社建立县城中山小学支部和马畅支部。21年6月,又建立五间支部。是时,全县有红友社员人。

4月,中国国民党洋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成立。

7月,中共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成立中共洋县委员会(以下简称县委),杨杏生任书记。此后,中共洋县东、南、西、北、中区区委相继建立。

秋,连降大雨。江坝、南坝、望江铺、黄安坝及酉水、金水遭水灾,冲毁农田余亩,淹死人。

9月,共产党员苟作福在谢村镇镇江庵组建少年先锋队。

洋县保卫团团长李玉生、催粮委员曹士杰,带领士兵打伤马畅高小学生,并逮捕进步学生路问津。县委发动各校师生罢课,游行示威,抗议李、曹暴行,斗争持续月余。在城固、汉中各校师生的声援下,迫使汉中绥靖公署将李、曹撤职查办。

10月,县财政局长马伦山扣压教育经费3个月。中共洋县初级中学支部,发动师生罢课、示威、请愿,县长秦辅三将马撤职。

城固人王茂轩、李志全来县,在县城中山街开设照相馆。

民国21年()

2月,县委地下交通站在谢村镇建立。

是月,中共洋县西区区委,组织多名农民,冲入恶霸地主刘定宇家,没收银元0块,分掉粮食15石。

是月,县委发动学生和农民,揭露县长秦辅三私发“枚枚票”(纸币),滥派捐款的罪行,秦辅三被迫下台。

是月,洋县农民抗日救国会和洋县妇女抗日救国会成立。

3月29日,县委组织领导学生、居民多人,冲进国民党洋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斥责干事长王勉生破坏抗日活动的罪行,并强扭其游街示众。

王克明(-),原名德三,洋县城关东南坝村人

6月,共产党员王克明、赵冠群带领群众多人,在谢村镇安陈村,杀掉民愤极大的班头傅海和差人王政,并焚烧其所带银票。

8月,县委发动学生,冲进县政府,怒打扣压教育经费的教育局长陈杰三;砸毁县政府“契约登记处”。同时,杀掉在留村催粮的雷委员。

是月,本县人苏韧轩在县城东街开设韧轩医馆。

9月,城固县人高枝古,携带无声电影放映机和手摇发电机来县城,首次放映无声电影。

民国22年()

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洋县委员会(简称团县委)成立。

4月,县政府成立防赤委员会。

4月19日,县委派共产党员吴警慎给西区区委送信途中泄密,被“防赤会”逮捕。当夜,共产党员王敏、魏洪涛、张岗、杨国光、赵光显等人遭捕。

5月5日,红二十九军第三游击大队在谢村镇江庵成立。

5月30日,红二十九军第十游击大队在湑水乡良马寺成立。

是月,城、洋、佛边区游击队在铁冶河成立。

是月,共产党员许明月,发动和带领贯溪农民60多人,分掉地主翟昆、翟昌的粮食18石。

6月,县“防赤”委员会以洋县初级中学是“共产党巢穴”的“罪名”,勒令停办。县委书记杨杏生被迫离县。

8月,国民党三十八军十七师郭志杰部移驻洋县城关镇。

冬,县委派共产党员李茂林、戴恩去江西瑞金,参加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

12月,县政府设禁烟科,乡镇设禁烟所。

民国23年()

正月初一日,红二十九军第七游击大队成立。

10月,胡宗南部第一独立旅旅长王耀武率部移防本县。

冬,县政府成立洋县保安大队。

是年,县政府编查保甲户口,推行“清乡”反共政策,实施“联保、联坐”法。

是年,叛徒孙经、王纪明,带汉中“肃反”委员会人员,逮捕了共产党员苏钦哉、吕君堂。

是年,洋县基督教徒胡铭章,在开明寺口建教堂,成立洋县中华基督教会。

是年,中共陕南特委书记白耀亭,在汉中被捕,经组织营救越狱后,安排到洋县黄安坝许家庙,以教师身份作掩护。次年初,县委派专人送白到南郑县,随红四方面军长征而去。

是年,南郑县发生粮荒。陕西省府从本县调仓谷0石,供平粜度荒。

民国24年()

2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军直部队和二二三、二二五团,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率领下,到达华阳。

2月5日,红军在华阳镇东南石塔河设伏,歼灭尾追之敌——陕西警备二旅。是日,华阳游击队成立,张进朗任队长。

2月6日,华阳街、红石窑、常家坝、石塔河、吊坝河、瓦子沟、小华阳7个乡苏维埃政府成立。

2月7日,华阳各乡苏维埃政府发动贫苦农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斗争。

2月25日,红二十五军去商洛。出发前留军部一分队,成立茅坪游击队。

春,汉中“肃反”委员会专员王寿山,派人到洋县“清剿”。从2月到5月,先后逮捕了中共陕南特委巡视员、宣传委员席中瑶及共产党员王道、刘钟秀、魏兰亭等10多人。

2月20日、29日,国民党五十一师两个营和本县地主武装,先后两次对华阳、茅坪游击队和华阳苏维埃政权“围剿”,被游击队打退。

3月中旬,华阳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郑直清任主任,薛朗夫任副主任。

3月17日,席中瑶被汉中“肃反”委员会活埋于汉中北校场。

4月27日,国民党三十八军特务工作队,纠集县保安大队和县“清乡队”多人,联合向华阳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敌我力量悬殊,游击队遭受严重挫折,撤退到昏人坪梁活动。

4月29日,县委交通员李茂林在从华阳返回县城途中,遭敌杀害。

5月下旬,敌军按叛徒周崇保告密,包围茅坪游击队宿营地——龙凤山庙,吴启汉等18名队员壮烈牺牲。

6月,华阳苏维埃政府干部30多人,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又被敌冲散,区、乡苏维埃政府解体。华阳游击队化整为零,进行隐蔽斗争。

民国25年()

正月,红军七十四师在师长陈先瑞率领下,从宁陕到达本县秧田乡碗牛坝。

4月,华阳区革命委员会主任郑直清,在黄安镇被叛徒周崇保发现,遭敌逮捕。中共洋县南区区委书记张景仁、军事委员梁隆贵(梁志宇)、共青团洋县县委书记许培祯,被迫离县去省委。

6月,叛徒孙经在五间乡被处决。

9月,城固至洋县长途电话线路架设完毕,通话使用。

民国26年()

正月,县委书记朱曼青,被汉中“肃反”委员会逮捕。

2月6日,中共洋县党员代表会议在黄安坝许家庙召开,选举产生中共洋县委员会。书记刘仲甫。

2月11日,贯溪何家村恶霸胡祖文,被县委书记刘仲甫和江硖等人处决。

5月29日,洋县抗敌后援会成立。

8月,书院、江坝、谢村3个中心小学建立童子军预备团。

民国27年()

正月,县妇女抗日救国会发动多名妇女做鞋袜、针线包,并捐赠钱物,写慰问信,慰问前线抗日将士。

春,县妇女救国会创办进步刊物《妇女先锋》(后改名《妇女良友》、《中南》)。

6月1日,县政府设土地陈报处,开始丈量全县田地,至29年结束。29年(),因土地陈报后赋税增加56.46%,农民难以承受,县财委主任杨勉初赴省陈述,经省详查后减赋2.8万元,粮万斤。

7月,山西战区中小学教师第八服务团和太原第七中学(简称国立七中)迁来本县。

是月,洋县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立。

9月,山西第八服务团在县城南街鸿学庵创办幼儿园,并在北街福音堂举办商人训练班、妇女识字班,在准提庵兴办洋县纺织工业学校。

11月,设立洋县难民收容所,收容安徽、河南等沦陷区流入本县难民。

是年,陕南师管区下令征兵,县政府成立兵役协会。

是年,洋县城关镇卫生所在开明寺成立。

是年,西安高级中学、西安第一中学、陕西省民众教育馆迁入本县。29年()西安高中、西安一中分别迁往泾阳和岐山。31年(),以西安一中留县师生为主体,建立陕西省立洋县中学。34年()7月,省民众教育馆迁回西安。

民国28年()

春,国民党第九补训处1个营驻防县城,负责抓壮丁、训练新兵。

6月1日,洋县合作金库成立,专办农业贷款。30年(),农贷业务由中国银行办理,金库解体。

10月,县委改为中共洋县中心县委,书记由汉中工委书记江硖兼任,梁志宇为副书记。

11月,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洋县分队成立。次年10月改组为三青团洋县分团部。

冬,县政府成立由乡、镇士绅组成的洋县财务委员会。杨懋昌任主任委员。

民国29年()

春,国民党洋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改为县党部,姚维熙任书记长。

夏、秋之间,牛瘟流行16个乡镇,县长袁中玉对新铺等重疫区施赈。

8月,推行“新县制”,联保并乡、镇,全县划为6镇,13乡,保,甲。

是月,陕西省高等法院派律师张代长、李长贞、刘荣来县,挂牌开展律师业务。

9月,洋县土布生产合作社成立。

民国30年()

4月30日,驻汉中美国空军与日军空战,击落日02轰炸机一架,坠毁于汉江以南陈家寨,机中4人烧死,1人跳伞后被俘。

5月,湑惠渠东干渠动工修建。37年()5月1日竣工通水。

5月4日,中共洋县中心县委副书记梁志字,被叛徒翟芬出卖遭捕,在汉中英勇就义。中心县委书记江硖和梁平矾(梁文龙)等人被迫离县。

是月,县农业推广所,从陕南农场引进“金大”麦种、“德”字棉种和鲁桑苗试植、推广。

6月1日,洋县县银行成立。

8月1日,日全食。上午11时许食始,日光渐失,天色昏冥,群星出现,飞鸟棲树,鸡鸣犬吠,城乡老幼见状惊呼,约2小时复圆。

10月,洋县国民兵团成立。

冬,县政府向县城派捐28万元,商民无力缴纳,商会发动罢市,迫使县政府削捐4万元。

西北大学部分学生从城固来县,推广汉语注音识字法。

12月,洋县地方行政干部训练所开办训练班。

省政府下达劝募救国公债4万元,除分配公务人员认购元(法币)外,其余纳入地丁代征。同时,又派购战时公债12万元,同盟胜利公债74万元,均摊派承购解缴。

民国32年()

3月,秦岭游击队在太白山大包梁成立,孙鸿任队长。

是月19日,县政府整理地籍,至9月底结束,总计地价.64万元。34年始征地价税,年征额4万多元。

民国33年()

正月,三青团洋县分团部发动青年从军,应征多人。

6月,秦岭游击队在都督镇、佛爷坪击溃监修碉堡的秦岭中部守备区特务团1个连,放走民夫多名,迫使停修碉堡。

8月,洋县县立初级中学建立。

9月,陕西省水利局第二测量设计队,规划引酉水出山灌溉工程,因财力不足,设计被搁置。

10月,洋县临时参议会筹备工作开始。12月10日临时参议会组成。冬,秦岭游击队在佛爷坪、二郎坝一带痛打保长10余人,放走百余名壮丁,处决恶霸、土匪16人,缴获长、短枪10余支。

11月,县城北大街基督教会设救济院,35年改为难民受理所。

是月,洋县教育理事会成立。

12月,洋县田赋管理处改为田赋粮食管理处。

是月,驻汉中美国空军与日军空战中,一架美机坠毁于西南坝,驾驶员跳伞坠落在沙溪乡,被护送汉中。

是年,因遭旱、虫灾害,省府下拨救济金4万元。

民国34年()

正月,城、洋、佛简易师范成立。

2月,县政府抽调民夫4万人,由县长陆昂带领,参加汉中飞机场扩建工程。

3月,酉水恶霸王丕钦、王维钦分别被汉中绥署和县政府诱捕处死。

是月,共产党员苏含秀,带领40余人袭击万槐镇公所,毙伤镇丁4人,夺回勒索农民的捐税款50多万元,分给穷人度春荒。

6月,国民军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调集所辖一〇四师和3个特务团,在县保安队的配合下,围追堵截秦岭游击队。游击队与敌血战,后因弹尽粮绝而解体。

7月8日,日军投降的消息传来,全县城镇鞭炮齐鸣,欢庆抗战胜利。

9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中共陕西省委,先后派伍力、高秦生来县开展工作。

10月中旬,洋县参议会成立。11月1日,第一届第一次会议选出王燧(即王南宫)为省参议员。

是月,三青团洋县分团部,在城隍庙创办私立中正中学。

是月,国立七中在五云宫校园内首次放映有声电影。

是月,山西中小学教师第八服务团撤离本县。

民国35年()

7月13日,王震将军率中原军区三五九旅和第五师十五旅一部,回师陕北途中,从宁陕入县境,经良心、金水、罗曲、阳庄河,于7月18日到达华阳山区。7月19日,在大牛岭、马道梁击溃国民军杜秀生团,抵达华阳镇。

是年,秋涝。全县受灾面积6.3万亩,粮食歉收。

民国36年()

2月,洋县中医师公会成立。

3月27日,国立七中学生与省立洋县中学学生在篮球赛中发生冲突,打伤省中学生29人,并捣毁图书馆。县城民众愤起包围并烧毁七中部分校舍,七中学生冲出时打死省立洋县中学学生1人,伤多人,突出重围到智果寺。

夏,石鞍等乡遭雹灾。秋,马畅、湑水、谢村、江坝、黄安5乡遭水灾。

7月,撤销警佐室,改设警察局。

9月,龙亭农民多人反强行抓兵,夜袭镇公所,放走壮丁20多人。

10月,以乡镇为选区,选出刘楚财为国大代表。选举中贿风甚盛。

冬,县政府下令加固城墙,拓宽、挖深城壕,大量拉用民夫,许多老人、小孩也被赶往工地服苦役。

民国37年()

8月20日,县内始发行金圆券。

9月,全县遭受旱、涝灾害,农业歉收,民不聊生,县政府申报减免赋税金圆券34.24万元。

是月,国民党县党部与三青团分团部合并,王燧任县党部书记长。

是月,私立崇义中学在延良寺建立。

是月,国民政府监察院,山陕监察委员侯田锦来洋县,监察国立七中与省立洋县中学冲突事。随后,国立七中即迁回山西。

民国38年()

4月,黄安坝农民骆汉鼎、王广贤、梁太林等,发动70多人,捣毁望江乡公所。

是月,中共关中地委国区工委派李永康回县,发动青年学生作迎接解放的准备工作。

8月,陕南师管区指令洋县副县长尚志仁,组建陕南暂编纵队第三总队(简称“纵字部队”),妄图阻止解放军解放洋县。

秋,霖雨40多天。9月11日,汉江洪水暴溢,河堤决裂,沿江两岸稻田被毁,房舍淹没。湑水、谢村、小江、磨子桥、黄安坝等地被冲毁田、地达3万多亩,倒塌房屋余间。马畅、溢水、戚氏、纸坊、石鞍、沙溪等乡亦遭水灾。全县灾民达3万多人。

9月,县长齐志澣按南逃汉中的省主席董钊“总体战会议”部署,组织“反共保民委员会”和“反共救国义勇团”。

共产党员伍力、刘光琦,在“纵字部队”内部做起义准备工作。李永康与国民党党政机构中的进步官吏建立统战关系,动员其设法保护档案、粮食。

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兵团四十六师入川侦察分队,进驻本县四郎乡田岭村;十九兵团五十七师从宁陕西进汉中,迫近县境。“纵字部队”官兵宣布起义。

洋县城隍庙戏台,始建于明洪武四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

12月4日洋县解放,6日,中共汉中工委书记伍力在县城城隍庙会场主持群众大会,宣布:成立洋县人民公安委员会;朱曼青为代县长,接受县事。并宣布对原国民党军、政人员进行登记。

12月7日,本县各界群众在县城开明寺广场举行盛大集会,欢庆洋县解放。

12月12日,中共西北局工委和陕西省委组建的洋县党政领导班子,由宝鸡抵达县城。

中国人民公安部队洋县中队建立。

12月14日,县城召开群众大会,宣告中共洋县县委(简称县委)、洋县人民政府(简称县人民政府)成立。李云龙任县委书记,薛郎夫任县长。

12月25日,洋县邮电局、洋县地方电信所成立。

来源:洋县图书馆,洋州记忆

宣传洋县,服务洋县,做一个有态度的新媒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