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黄博

7月23日,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青年联合会联合发文,追授舍己救人不幸牺牲的王帅同志“陕西青年五四奖章”。

闻知这一表彰,王帅的妻子再一次泪如雨下,10天前泾河郑国渠段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再一次浮现在眼前。

始建于公元前年的郑国渠,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有着深远影响的灌溉工程,它的建成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年郑国渠成功申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如今当地以此为依托,建成了集历史文化、自然人文、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7月13日下午,王帅工作之余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大儿子12岁、小儿子9岁)来到位于陕西省泾阳县的泾河郑国渠段游玩。历史悠久、风光旖旎的郑国渠见证了一次新时代舍己救人的英勇场景。

王帅同志生活照

他把落水母女推上了大石

当天他们一家四口正在游玩时,突然听到附近传来呼救声:“救命、救命”。王帅闻声看去,有一小女孩正在离他不远的湍急河流中挣扎,岸上一个妇女惊慌失措。

危难时刻,王帅迅速脱掉衣服,一个箭步跳入水中,奋力向落水女孩游去。正在他救起并紧托着女孩向河岸边游时,女孩的妈妈为救孩子也跳进了河里。

湍急的水流中,王帅奋力将女孩托举到河中一块大石头上,然后再把女孩的妈妈也推上石头。可就在他成功救起母女二人时,因上游泄洪来势凶猛的洪水瞬间卷走了精疲力尽的他。

在岸上亲眼目睹这一切的王帅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心急如焚、大声呼救,但却再也看不到他矫健的身影。

泾阳县公安、应急、救援等方面人员闻讯后迅速赶来。经过较长时间寻找最终在下游找到了王帅。可惜他年轻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5岁。

王帅的妻子至今记得王帅在跳下去之前,匆忙中只留下了一句话——“把我的手机装好”。拿着王帅再也不能使用的手机,妻子放声恸哭……

“娃把门户给顶住了!”

“多好的一个娃娃啊!”——7月16日,在位于陕西省礼泉县昭陵社区南阳村中心广场的王帅同志追悼会上,众多乡亲哽咽流涕。

王帅年7月出生于礼泉县昭陵社区南阳村一个普通农家。社区因著名的唐太宗昭陵而名,从村里抬头北望,即可见九嵕山上巍峨的唐太宗昭陵。著名的“昭陵六骏”以其造型优美、身姿矫健、气势雄浑历来为人称颂。

礼泉县九嵕山旁唐太宗昭陵

王帅出身贫寒,从小生活艰苦,13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从此和母亲、弟弟妹妹相依为命,靠勤劳善良的母亲卖“烙面”(当地一种面食)和家里的几亩薄田艰难度日。

年,正上高二的王帅为了减轻寡母的负担,也为了供弟弟妹妹上学,无奈辍学外出打工,先后在西安、咸阳等大中城市饭店、建筑工地做过保安、餐厅服务员、塔吊司机等。年,王帅进入陕西青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并在一年后担任一个项目部的项目安全主管。

13岁失去父亲的王帅早早就学会了坚强独立。他体贴母亲,照顾弟妹。王帅的弟弟至今还记得哥哥在十六七岁时对他说的话——咱兄弟俩没爸,跟人家娃不一样,咱俩要争气。

提起王帅,所有的家人都会说——他格外珍视亲情。

他对母亲极其孝敬。虽然常年在外打工不易,身心常很疲惫,但却经常回家看望母亲,嘘寒问暖。他担心老母亲身单力薄,经常一声不吭地跑回来帮母亲收麦子、苹果,整田理地。

王帅不幸遇难后,老母亲回忆起儿子过去艰难的成长历程不禁失声痛哭:“娃太懂事了,帮我撑持这个家太不容易了”。

王帅的妻子一直在县城陪孩子读书,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王帅在外打工维持。但他无论工作多忙多辛苦,却几乎每周都要抽时间回来看看妻子和两个娃娃。

王帅的弟弟回忆,可能是从小失怙缺失父爱,王帅特别疼爱孩子,有时候在路上看到别人的孩子也总想去抱抱。

在乡亲们眼里,王帅是特别重视乡情的人。

南阳村村委会主任张胜利说,王帅平日为人谦和、敬老爱幼,村子里的长辈几乎没人不认识他。特别是遇到村上有婚丧大事,他都会积极参与。村里不管有谁家老人过世了,他总会挤时间回来助乡邻打理。

王帅的行为,让村民深为感动。许多村民感慨地说:王帅是个好娃娃,他长眠在地下的父亲可以放心了,娃把门户给顶住了!——在陕西关中农村,“娃把门户给顶住了”是对一个男人从能力和品格两方面最高的评价。

唐太宗昭陵著名的“昭陵六骏”

老母亲从小教育他向上向善

7月16日的追悼会上,余名群众自发来到现场,共同缅怀王帅。

很多村民说,王帅能做出那样的举动不是偶然的,他一直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他的母亲从小就教育他向上向善,与人为善,能帮人就多帮人。

年“五一”长假的第三天,王帅在返家途中突然发现村里一家门前趴着一个老人。老人是邻居梁三叔,正浑身发抖,面部痉挛,呕吐不止。王帅赶紧跑过去救助,一边拨打,一边跑去叫人,然后和大家一医院。经诊断,梁三叔是突发脑梗,所幸被王帅发现并及时救助,最终捡回了一条命。

在王帅所在的工作单位,在工友们眼中,王帅虽不善言辞,但工作起来从来都是尽职尽责,为人憨厚诚实,真诚待人。

王帅同志工作照

在他刚开始打工时,因为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被负责工地的项目经理发现,于是便调去指挥塔吊,不久又让他学习开塔吊。虚心上进的王帅,很快就成了一名技术娴熟的开塔吊的技术工人。

当上吊车司机后,他又先后带了三四个徒弟。每当徒弟初上塔吊首次操作时,他总是站在塔吊下整天整夜不离开,悉心指导,用心关怀。

徒弟小郑至今记得自己第一次开塔吊时,王帅一夜都没有离开,一直站在塔吊下指导自己。甚至右脚板被钉子扎破了,血流了不少依然坚持不离开。提起这件事,小郑又一次感动得落泪。

凭着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以及真诚待人的品格,王帅不管走到哪里,都深受工友和领导赞赏。他也因此不断受到重视,并不断被提拔,多次被嘉奖。

年,他被提拔为安全负责人,肩负起整个工地的安全生产重任。由于表现突出,他连续两年被陕西青华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评为模范和标兵。

工友们说,王帅工作认真、待人诚恳,干事走在前,休息走在后。工余,他还经常带领工友健身锻炼。现在,项目部的工友都养成了运动的好习惯。

48岁的工友老高有一次半夜发高烧,浑身发烫。同宿舍的王帅发现后,二话没说就背起高师傅往外跑。位于城市边缘的项目部交通不便,王帅和工友小杨轮换着一直背了五六里地才打上出租车,医院。

高师傅的急性肺炎得到了及时医治。医生说——多亏送得及时,不然耽误到天明,高师傅的生命就会有危险。

王帅凭着自己的憨厚实诚,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一致好评。得知王帅因救人不幸牺牲,单位和工友纷纷以各种方式深切缅怀。在7月16日的追悼会现场,单位领导和众多工友也纷纷赶来。他们想最后送一送他们的好员工、好工友、好同事。

追悼会现场,哀悼的群众给王帅的评价是:他性格善良、乐于助人,在家中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兄长,在家乡父老乡亲面前是本分诚实、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娃娃,在单位是好员工、好同事、好工友。

而最让人动容的评价来自他家乡的父老乡亲:他长眠在地下的父亲可以放心了,娃把门户给顶住了!

礼泉县九嵕山(图片由有关部门提供)

(共青团新闻中心编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1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