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保健网讯(陈倩)卒中也称脑中风,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寿命的第一大“杀手”,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脑卒中虽“难治”,但“能防”,为了早期预防、早期识别脑卒中高危人群,医院于年4月中旬成立了脑卒中筛查门诊,门诊设在内科综合大楼二楼神经内科门诊(第三诊室),每周一至周五8:30--12:00开诊。该门诊主要针对40岁以上人群,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或者是有中风家族史等患者,通过提供问诊、检测、患者管理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施行有效的初筛、评估、干预。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针对40岁以上人群,依据以下8项危险因素进行脑卒中风险筛查评估。
1、高血压病史(≥/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
2、房颤和/或心瓣膜病等心脏病,医院诊断的既往病史;
3、吸烟者:一生中连续或累积吸烟6个月及以上;
4、血脂异常,医院诊断的既往病史;
5、糖尿病,医院诊断的既往病史;
6、很少进行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锻炼≥3次、每次≥30分钟、持续时间超过1年。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可视为有体育活动);
7、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kg/m2);
8、有脑卒中家族史或本人脑卒中患病史,医院明确诊断的脑卒中家族史、既往本人脑卒中病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者。
脑卒中患病风险评估
(一)下列三种情况为脑卒中高危人群:1、脑卒中风险筛查评估≥3分的为高危人群。2、既往有缺血性脑卒中/TIA病史者为高危人群。3、脑卒中风险筛查评估≥3分,且既往有缺血性脑卒中/TIA病史者,为高危人群。
(二)中危人群:具有3项以下危险因素,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中至少一种疾病者。
(三)低危人群:具有3项以下危险因素,且未患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等任何一种慢性病者。
干预措施
(一)低危人群随访干预方案:对低危人群持续开展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建议低危人群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并嘱定期接受体检。
(二)中危人群随访干预方案:对高血压、糖尿病及房颤患者规范开展综合治疗和指导。
(三)高危人群进一步处理方案
1、实验室检查:包括检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患者必查)等。
2、经颅多普勒超声及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及颈部血管超声通常无禁忌证,能够判断脑、颈部血管狭窄病变的程度和范围,为临床干预提供重要信息。
3、其他筛查手段: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如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有血管病变,可选择性行CTA、DSA等检查。
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体检中心会在体检过程中对上面的”八项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并结合体检结果,判断是否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如是高危人群,请前往“脑卒中筛查门诊”进一步处理。
作者/来源:现代保健报健康联盟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