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日,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但后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年4月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北大、清华、南开原均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它们有各自独特的经历,有各自的教学作风,组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人才济济。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图为年5月,西南联大学生游行示威。

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为人,均学有成就,有的成为举世闻名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中国的建设事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作出了贡献。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年5月4日结束,西南联大在滇整整8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一流科学家。图为年,在西南联大任教的华罗庚和家人在昆明的住宅前留影。当时华罗庚从英国留学回到中国后在西南联大任教。

吴宓,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国立东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年当选教育部部聘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图为20世纪初期的吴宓。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斗士。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图为闻一多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抗战期间,闻一多教授在西南联大执教时,因生活所迫,挂牌刻制图章。

抗战胜利后,年西南联大解散,三所学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图为年11月1日,清华、北大庆祝联西南联大10周年校庆的墙报。

年11月1日,北京清华大学师生庆祝西南联大10周年校庆的海报。

年11月1日,北平清华大学周末摄影社在同方部举行彩展,庆祝西南联大10周年校庆。

年4月27日,清华大学三十六周年校庆。这是原西南联大(北京、清华、南开)三校恢复后,清华从昆明回北京清华园第一次举办校庆。左一为原西南联大训导长、昆明师范学院院长查良钊,左二为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左三为原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左四为南开大学秘书长黄钰生。

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证件。

年6月21日,美军通信兵在L-5小飞机上拍摄昆明城。本图自东向西拍摄,远处的城门是大西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