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赵小康通讯员张敏剑文/图)一场场荡涤心灵的深入学习,一遍遍触及灵魂的深刻研讨,一次次真诚主动的深入群众,一个个立说立行的生动实践……
四个月里,咸阳市人大系统干部积极投身到“学法律、学业务、提本领”主题教育和作风纪律规矩教育整顿活动中,真学、真查、真听、真改,经历了一轮思想、政治、作风、能力、廉政的再教育,推动“五个创新”“六个提升”走深走实,形成了干事创业、敢于担当、奋勇争先的工作态势,推动了新时代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9月4日,咸阳市人大系统“学法律学业务提本领”主题活动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作风纪律规矩教育整顿活动动员会议召开。
强基固本学习教育丰富创新
年9月4日,咸阳市人大系统“学法律、学业务、提本领”主题活动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作风纪律规矩教育整顿活动动员会召开,咸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岗岭指出,把“两项活动”作为重大任务,旗帜鲜明讲政治,持之以恒抓学习,严格要求守纪律,一以贯之改作风,强基固本提本领,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随即,“两项活动”在全市人大系统全面铺开,并把学习作为重要任务,在形式上创新,丰富活动载体,激发内生动力。
咸阳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单周学政治、双周学业务的原则,详细安排每周的学习重点。
坚持专家骨干讲学,先后邀请了全国人大、省人大、省民宗委的专家教授为机关干部职工开展专题讲座,安排委员会负责同志,分别就《监督法》《组织法》《代表法》等进行专题辅导。
坚持领导干部领学,常委会领导紧紧围绕党章党纪党规、法律法规制度、人大业务知识等内容进行辅导学习。
坚持研讨交流互学,机关42名干部围绕严纪律、改作风、提本领主题深入交流发言8次,互相谈认识、谈体会、谈规划,促进了互学互鉴。
开展“学法律、学业务、提本领”主题活动知识竞赛,全市人大系统16支代表队激烈角逐,竞赛通过网络直播,收视率达到11.5万人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知识竞赛的形式逐步深入人心,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各市区县人大常委会也组织了各类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兴平市组织开展人大系统书画展和主题演讲比赛,武功县举办“醉美武功活力人大”摄影展,乾县举办全县镇办人大主席培训班,礼泉举办主题文艺汇演,长武县开办“法律大讲堂”“学法讲法”活动……
领导领学、骨干讲学、专家辅导、专题研讨,以小见大、知微见著。“时间短又灵活、内容实又聚焦,且接地气、冒热气,既保持了教育形式不断线、经常化,又达到了教育效果广覆盖、常激励,提升了人大干部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咸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书记、秘书长王敏说。
一次次回望初心,一次次思想碰撞,一次次触碰灵魂,既擦亮了人大政治机关的底色,也提升了人大干部的看家本领。
咸阳市人大常委会分六个视察调研组,深入全市13个县市区、“两区一园”和市直有关部门,对全市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图为咸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岗岭带领第一组在三原县视察调研。
刀刃向内深查细改洗涤初心
“两项活动”是一次重温初心的思想洗礼,也是一次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边学习、边调研、边讨论、边落实,务实创新、突出特色。全市人大系统在学习讨论中落实、在调查研究中落实,寓教育于实践、寓活动于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受到了一致好评。
聚焦政治站位、纪律规矩、担当尽责、工作作风、能力素质,对准靶心,查准问题。全市人大系统在深入剖析、认真对照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各委办室和个人更是列出了问题清单,共计查摆问题43条,制定落实整改措施余条。
各市区县人大常委会联系实际,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和党性体检,组织干部职工把自身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认真查摆问题、及时梳理问题,逐项对照、主动认领,全面整改。
“坚持把问题导向贯穿始终,问题落实到项,责任落实到人,一条一条梳理,一项一项改进,真刀真枪解决问题,改出人大工作高质量和高标准的新气象,改出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新作为。”通过“两项活动”的整改,直抵了人大工作的“神经末梢”,激活了人大工作的“一池春水”,全市人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断增强。
年12月8日,咸阳市人大系统“学法律、学业务、提本领”主题活动知识竞赛举办。
立足实际成果转化焕发活力
“要坚持主题教育与主责主业两不误、两促进,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咸阳市人大常委会按照“五个创新”思路和“六个提升”目标,改变固化思维,摒弃传统习惯,积极改变创新,各项工作与时俱进、生机盎然。
臻于至善,履职方式有提升。先后制定了《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办法》《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办法》《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等制度,起草《关于规范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起草工作的意见》,深化测评结果运用,不断强化人大监督实效。
探索实践,会议组织有变化。首次设立发言席,采取集中听取、分组审议方式;进一步规范程序,优化人事安排说明、宪法宣誓等环节。
精益求精,文稿服务有质量。制定出台专门制度,对文件会议材料统一编号,分类签发,并倡导“短实新”文风,力求文稿质量严谨细致、精益求精。
遵规守矩,规范程序有章程。改进“三会”程序、统一机关发文程序、调整常委会领导和各委办对口联系单位,拓展扩大联系范围,增强人大工作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强化管理,队伍建设有思路。对常委会党组成员提出了“六个表率”的要求,对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五个走在前”的希望。关心支持老干部工作,建立干部光荣退休制度,首次召开座谈会,对退休的3名同志发放退休荣誉牌。
追求一流,后勤保障有改进。从细节入手,首次安装会议电子表决系统,改善机关办公设施,加强车辆使用保障,改进机关食堂管理,净化机关环境卫生,进一步提升了服务保障水平。
各市区县人大常委会也紧跟部署、主动创新,工作各具特色、各有亮点。
秦都区把“两项活动”活动同“人大代表基层行,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工作相结合,渭城区积极搭建智慧人大APP平台,让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动起来”。
杨陵区、兴平市、彬州市等市区县将“两项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常委会领导及委室主任讲党课,辅导人大业务知识,为依法履职奠定了坚实基础,让人大干部队伍“强起来”。
泾阳县、永寿县、旬邑县等市区县对重大项目、营商环境、决战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等中心工作开展监督,用实际工作成果检验活动成效,让人大工作“实起来”。
乾县、三原县、长武县等市区县召开镇办人大工作培训会、座谈会和交流会,武功县、礼泉县、淳化县等市区县积极推进镇办、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让基层人大“活起来”。
全市三级人大组织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争排头、扑下身子抓落实,人大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看得见、实打实的变化。
“我们要自觉把‘两项活动’同推进咸阳各项事业一路‘阳’结合起来,同落实‘五个创新’‘六个提升’要求结合起来,不断推动人大工作出新出彩,彰显人大的权威和威信。”全市人大系统干部信心满怀、干劲倍增。
面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全市人大系统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增量提质、高点开局”为统揽,按照“五个创新”“六个提升”要求,深化巩固“两项活动”成效,不断增强人大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为咸阳市各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贡献人大力量和智慧,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周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