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孙悟空”我们不得不提到《西游记》,他和唐僧一样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真实人物。因为原型都是来源生活,从而塑造而来。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事件,发生在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三年。当时他的俗名是陈光蕊、法号玄奘,因为想探索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当时是违反了朝廷禁止百姓擅自西行的规定,偷偷出关,而他本人也在印度周游多个余,在17年之后才回国,前后十七年也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粒、佛像7尊、经论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也被人尊称为“三藏法师”,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而他和他的弟子也前后译出佛典卷。在《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中,记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我们所知道的《西游记》就是他取经的事迹为原型。而悟空是唐代一位远行苦修的虔诚和尚,俗姓车,名奉朝,年轻时是一名在唐朝军队里服役的将领。“悟空”是唐德宗皇帝赐予他的法号,在唐代高僧圆照编撰的《贞元释教录》中,有一篇文章为《悟空入竺记》,里面就记载这位真实的悟空出使健陀罗国的事迹。《泾阳县志》对他的记载是:自幼习武、艺高胆大,惯使一根三十六斤重的熟铁棍。铁棍在他手中左旋右转、上下翻飞,所向披靡。后来被写入《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兵器如意金箍棒,也是根据铁棍改编而来。在历史上,车奉朝曾奉命护卫唐朝使团前往西域,所走的路线也是当时僧人赴印度学习的必经之路。在《西游记》中在天庭担任弼马温一职。历史上的车奉朝随使团出使西域,不光负责使团的安保工作,也要管理整个使团的马匹,但是在抵达西域后因马瘟得了传染病,无法与使团一起回国,只能滞留中亚罽宾国。当时成为国师的三藏法师,就以精通医术而闻名,正是他挽救了车奉朝的生命,在经历生死瞬间之后他决定跟随三藏法师出家修行,所以《西游记》中的取名明显不是巧合。在当时的时代,很多高僧都是具备实际学识的能人,医术高明的三藏法师,是那个时代的冰山一角。后来,车奉朝先后在罽宾和天竺礼佛三十多年后。最终,带着释迦摩尼珍贵的佛牙舍利和《回向轮经》、《十力经》等经书回归大唐,唐德宗李适大喜之下,御赐法号悟空,并让他留在长安释经传法,随着悟空被元明初的大批剧作家们写入《西游记》,其形象就开始发生度的重大变化,在结合了同样源自印度的神猴传说后,终于变成家喻户晓的美猴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