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网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垅黄。”六月的关中,是收获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麦草的香气,放眼望去,满目皆黄。6月8日,“走进红色美丽村庄”网络主题宣传采访活动走进了咸阳市泾阳县安吴镇安吴村。
提起泾阳,其境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全国 古砖塔崇文塔、中国青运史上的丰碑安吴青训班等为人们所熟知。
而在安吴镇安吴村,依托安吴青训班红色资源,搭建红色教育大课堂,建设红色教育实训基地,大力发展红色教育、红色旅游,以红色资源促乡村振兴,其发展模式已正成为泾阳的示范样板。
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
“革命青年的熔炉,青运史上的丰碑”,这是形容安吴青训班的一句话。
安吴青训班,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初为中央青年部)为适应抗战需要和广大爱国青年抗日救国要求,由西北青救会在国民党统治区泾阳县安吴堡,创办的一所战时青年干部学校,其前身是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
自年创办到年奉命撤离,这期间,共创办14期,组编个连(队),培训学员余名……安吴青训班谱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篇章,为抗日青年运动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年,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青训班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掘安吴青训班红色资源,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 书记、老党员、老干部等开展红色教育专题培训。开办农民夜校,每周组织留守妇女、党员群众开展红色历史宣讲培训。在安吴小学开展唱红歌、讲红色故事、手绘红色历史人物纪念活动等,促进红色教育多样化。”安吴镇党委书记杨小莉介绍说。
“你听见没有,敌人迫害你,群众期待你,祖国号召你……”伴随着激情澎湃的歌声,响亮昂扬的口号声,青训班红色剧场正在上演革命历史剧《青训班的一天》。
“这些演员都是当地的党员群众,通过编排设计青训班红色剧场,场景复原《青训班的一天》,既让参观人员沉浸式体验青训班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也影响周围的群众,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使红色教育入脑入心。”泾阳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赵娟向我们介绍了编排设计青训班红色剧场的初衷。
近年来,安吴村致力于打造党建活动、红色教育、传统文化和文明宣传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探索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全民教育的新路子。
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走出安吴青训班革命旧址,安吴村乡村振兴产品展示厅映入眼帘,人声鼎沸、游客往来不绝,一副生机勃勃的乡村产业振兴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出生于年的四川姑娘刘思矣,和她的团队正在直播间展示、推介产品水果番茄。作为一名扎根农村的“90后”创业者,她说:“在做好优质农产品打造及营销的同时,促进农户增收,为农民服务,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为村里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是很有意义的事。”
年,随着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热播,安吴村“生态游、乡村游、红色游”持续火爆,文创产品展销厅、青年书屋、乡村振兴展销厅等集加工、观光、销售于一体的文投产品也越来越受追捧。
安吴村的名气大了,游客更多了,刘思矣的订单也不断增多。“刚开始注册这个品牌,只是想要把西红柿这个产业做好,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柿愿’现在取‘事事如愿、如你所愿’的寓意。”正如她注册的品牌商标“柿愿”的寓意一样,红色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势必会让安吴村的乡村振兴“事事如愿”。
“在整个发展规划过程中,我们充分结合乡村振兴,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带动产业发展。所以在项目设计的时候,也让群众充分融入到整个项目和景区的建设过程中,通过项目建设,把群众的增收致富与乡村振兴充分结合起来。”泾阳县委书记张渭介绍说。
据了解,今年,天朗集团投资“那年·安吴”项目在安吴村落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入股天朗集团旗下在安吴村经营的停车场、 民宿和餐饮业,预计每年安吴村集体经济分红增加10万元。
让红色村庄更靓丽
民风淳朴、团结上进、精神头足,这是杨小莉刚任职时,安吴村村民带给她的印象。
近年来,安吴村坚持推进文明乡风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以“最美榜样”引领文明,以“家风家训”传承文明,以“乡贤文化”涵养文明。
除此之外,与群众共商共策共建共治,打造“一街一巷一树一花一景观”,形成红色美丽村庄“党员带头、干部先行、群众参与”的网格化人居环境管理格局。年,安吴村被评为“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这是对当地红色资源的一种挖掘保护,把它理清楚、写好,然后编辑成册,让后人都能了解村里的历史。”泾阳县红色文化研究会监委会主任王刚向我们谈起成立红色文化研究会的初衷。
研究会依托安吴青训班,不断整合、提升安吴村内农家乐、民宿,培训场地等资源,开创“新时代干部培训班”品牌,打造关中红色培训核心基地。目前,已承接干部培训、学生研学余万人次。“下一步,要加大到各个镇村的宣讲力度,让群众受教育,也要加大对青少年研学的投入力度,让他们真正了解这些红色历史。”王刚表示。
安吴村主导产业主要以粮食、杂果种植、劳务输出及红色旅游为主,年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元。
随着安吴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推进,他们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深挖红色资源,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安吴村在基层党建、红色教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治理等方面走前列、作示范。
现在的安吴村,道路更宽了,房前屋后的绿化更怡人了,村容村貌整洁亮丽,党员群众干劲十足,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在望。(陕西网记者李惠茹)
本文来自,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本文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