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出
《遇见茯茶》合集中
任小钊的作品
《红色记忆中的泾阳茯砖茶》
茯砖茶是红色的!不是汤色,是他有红色的烙印。
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为策应东北军、西北军,阻止国民党武力解决西安事变的企图,地处西安附近的泾阳,迎来了贺龙带领的红军先头部队。年初,工农红军前敌指挥部在彭德怀、任弼时带领下,进驻泾阳县。
那个时期,泾阳茯砖茶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在清末更是造就了大批秦商,县内茶厂众多,茶号林立,各镇也多有分号。据时任红二方面军红六军团参谋长彭绍辉日记记载:石桥镇(今泾阳县桥底镇)街东西长约2里许,地势较平,该镇有三百家店铺,市面繁华。《泾阳县志》记载,年石桥与云阳、永乐、鲁桥并称泾阳四大集镇,这些集镇也是红军的主要驻扎地,云阳更是红军前敌指挥部、总政治部所在地。红军到来后,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派人会同国民党县政府官员前来慰问,慰问品有猪肉、羊肉、面粉、布匹、兰烟、茯砖茶等。
在泾阳当地,茯砖茶是老百姓的日常口粮茶,在哪个还没有发明蒸汽煮茶壶的年代,多以铁壶熬制,与甘肃的罐罐壶熬茶很类似。劳作一天的百姓晚上回家后,掰一块茯茶放进各家各式各样的铁壶内,加水放在炉上,饭后一碗茯茶消除了一天的疲惫,更是化解了在外面劳做时吃杂粮、喝生水积攒下的不适。自红军驻扎泾阳,到改编为八路军的数月时间里,在好客的泾阳人们接待下,借住在百姓家的红军战士们,与老百姓一样,日常喝的也多是泾阳茯砖茶。
每天晚上,在或是参加了军事训练、或是上街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后回到住处,在火旺旺的炉子上,总是有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大铁壶等着战士们,一口茯茶,驱散了冬日的严寒。年彭德怀回延安开会,带了一些泾阳茯砖茶给。一生奢烟、喜茶,得知此茶是用湖南茶加工筑制而成之后,颠沛了大半个的他,感慨而又高兴的说:“很长时间没有喝到家乡的茶了,留下来尝尝”品饮后,他连说:“好茶,好茶”。
年8月25日,中革军委发布命令,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军前敌指挥部改称八路军总指挥部。9月6日,在云阳镇和石桥镇三里村,八路军总部、师一部和师分别举行了抗日誓师大会后,八路军由这里踏上了抗日征程。泾阳茯砖茶也烙印上了那段历史的印记。
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不断深化,县内七家茶厂公私合营后成立“泾阳人民茯砖加工厂”,并注册“红星”商标生产泾阳茯砖茶,这“红星”难道不是曾在泾阳百姓家中经常见到的红军战士们帽子上哪闪闪发光的红星吗?
作者简介
任小钊:泾阳红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凡本平台所有作品,均拥有版权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泾阳县文学艺术届联合会
作者/来源:泾阳融媒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