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文化研究会蒺藜

依托西北农林大学,杨凌农业高科技博览会至今已办二十七届了,对于我国西北农业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教育、推广作用,当人们津津乐道杨凌博览会巨大的社会作用时,却并没有人知道农业科技博览会的根源来在泾阳,那时抗战初期,民国政府为了发展西北经济,为抗战提供强有力地支持,连续在泾阳县举办数届农业展览会,推广新品种、宣传新农业。笔者如此说,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来博人眼球,而是有直接地事实依据予以证明。中肯地说,抗战时期我国西部有许多县域,经济、交通条件远要比泾阳县更加优越,那为什么还要选择泾阳县呢,当时农业展览会是谁进行承办、组织,又是如何进行宣传,效果怎样呢?

一、泾阳县承办农业展览会的自身条件

从大方面来讲与当时恶劣国际环境分不开。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民国政府基于国防考虑,已开始将建设重点放在战略纵深的大西北,陕西省关中平原以其独特地理优势成为重中之重,如设西安为政府陪都,许多科技、文化工作者响应政府号召,来到荒凉的大西北,深入山林河川,乡村镇点,他们既涉足了气候、土壤、河流等自然方面,又从民俗、文化、生产、交通等人文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刻细致地调查研究。虽然开发大西北在民国时期口号大于行动,重庆后来也被选为新都,但西北的战略地位却并未受到丝毫影响,三十年代陕西从政府到民间政治生态发生了巨大地变化,社会经济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地改变。如陇海铁路连通到西安,并向西快速伸展;西兰公路建设连接兰州,进而有打通国际交通的进一步计划;民国各大银行资本开始广泛进入西北诸县,与当地地生产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地方经济来讲与泾惠渠工程有非常重要关系。泾惠渠从年底开始修建到年工程彻底结束,为渭北平原以泾、三原为代表诸县提供了稳定的农业水源,提供了五十万亩水田,并且随着陕西水利人对于泾惠渠地不断改造,灌溉面积还在不停地扩大中。泾阳以其独特地理原因获利最大,其水地面积达到了?万亩,数十万亩水地为泾阳不但使民国十八年以来遭受饥馑的农业迅速得到恢复,县域农村面貌也很快得到很大改观,普通农民收入也相比以前大大提高。

设于泾阳的农业研究推广单位也起了巨大作用。大灾之年,于右任先生在泾阳县老家购置土地一千余亩,建立斗口示范农场,农场内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推广新式种植模式;之后南京金陵大学与陕西农业改进所合作,以永乐店梁宋村为中心,建立西北试验农场,后又成立泾惠渠棉种管理区,控制土地达3.33万亩,主要负责试验、繁殖、推广美式棉种“斯字棉”,最后发展达到40万亩。泾阳县农业推广所是县政府与西北试验农场合办的重要机构,主要负责粮棉等品种推广,是农业展览会的直接促成者。

棉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棉花种植生产销售模式的巨大变化是重要的基础。民国22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中华银行联合贷款投资,在本县永乐店组建成立全省第一家合作社——棉花生产运销合作社,初入社者有10个村、人、棉田亩。合作社经营一年,社员分红元,盈余元。23年(),入社者发展至个村、社员人,棉田6.26万余亩。民国25年(),陕西省农业合作事务局在本县组建花园村棉花生产运销合作社,27年(),又组建5个棉花运销合作社。民国政府对于泾阳县农业支持力度很大。年4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经理陈光甫及全国经济委员会西北办事处主任刘景山来县考察,并委派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主任徐仲函为永乐合作社顾问,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陕西省建设厅派王一峰、李国桢为指导员。省主席邵力子电函宋子文邀英国顾问、合作专家甘贝尔氏来县考察,同年邵力子亲临视察,对合作社成绩表示赞赏。

泾阳县长王开基对于本县农业发展极为重视,尤其在新品种推广方面。王开基是喝过洋墨水的“海归”,于右任特调其任职泾阳。时在年至年底(注:中间有李性原任职半年),正值陕西棉产改进所泾阳农场发展之际,王开基充分认识到棉业对于地方、国家的重要性,在其鼎力协助之下,泾惠渠棉种管理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实施。我国“棉花之父”冯泽芳曾高度赞扬道:“抗战期间后方所需原棉十九赖陕省供应,胜利后上海纱厂原料,亦多来自陕省,追源溯始,王氏功绩实大!倘无王氏之热心毅力,恐陕省棉业未必如此光明也。”

二、由棉展会到农业展览会

泾阳县政府在推广棉花种植方面可以说费尽了心思,有个小细节足以说明,据说新式棉种推广之初,农民对“四号斯字棉”缺乏了解,无人肯种。县政府想到一个好办法,即利用年寒假教师培训之际,每一个参训教师免费发放半斤棉种,同时还对教师进行棉花种植短期培训,并要求所有教师将新棉种植在学校或是较为村庄显眼之处,并将此作为考核项目之一。现在回想之所以要求教师,原因是他们大多能接受新思想、新方法,事实胜于雄辩,农民亲眼看到了新品种从小苗到棉株,从开花到结棉桃。结果则不言而喻,泾阳县新式棉种迅速增到40万亩,其最大产量曾占到整个陕西的三分之一。

令教育行业推广棉花种植的行为颇遭人诟病,陕省及泾阳县当年为推广也算是想尽了办法,而效果最明显,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举办“棉产展览会”。关于泾阳县棉产展览会,《西京日报》(年10月8日第4版)曾有报道:

“棉产改进所,兹以棉业展览会已定于今(八日)在泾阳举行。所内人员,已于昨晨前往泾阳筹备展览会场。仅留三五人在所,招待本市各机关及资讯界于今晨苟同前往。省府邵主席,雷厅长葆华、韩局长竹坪等各机关领袖,均拟亲赴泾阳参加,该所童副所长,亦决于今早乘车前往指导一切云。”

由此看得出泾阳棉产展览会受到了省府极大重视,邵力子省长与建设厅长(棉产推广由建设厅负责)雷葆华能亲自莅临指导。陕西省建设厅一直都在积极地从事棉业推广活动,在年,刚成立的陕西棉产改进所就在泾阳设立棉花良种繁殖区和植棉指导所,泾阳县棉产展览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举行的。泾阳县的棉花推广确实走在全省大规模推广之前,棉产展览会之后年开始在泾惠渠灌区更大规模推广。陕西省棉产改进所之所以选定泾阳举办,自然是因为泾阳棉业兴旺,革新了技术,成效颇为显著。

棉花是泾阳最主要经济作物,但在泾阳远不止只有棉花可以推广。设立于泾阳的也不仅仅只有棉花研究单位,在陕西省建设厅、农业改进所等机构地推动下,泾阳县推广农业的步子迈得更大了。年,泾阳县政府极力促成了第一届“农业展览会”,会址设于县城北数里的汉堤洞。汉堤洞是泾惠渠下游最重要管理站,至少从唐代开始就设立有管理机构,分配泾阳、三原与高陵、临潼水量,历史文化底蕴厚重,也是泾阳县农业最发达的地方之一。早在清代广东文人屈大均在《翁山文外》记载了汉堤洞的繁华:“陕地繁华,以三原、泾阳为第一,其人多服贾吴中,故奢丽相慕效……妇女结束如三吴。”依屈大均描述不难想象当时汉堤洞附近,泾阳县城的商业景况,进而可以推知汉堤洞周边农村经济状况。”第一届农业展览会目前仅发现只言片语,而对于第二、三次则记载较为详细,其中年第二届依然设在汉堤洞,第三届设在社树堡北之仪祉陵园。详细记载如下:

“泾阳县第二届农业展览会,定于本月二十至二十二,在该县汉堤洞扩大举行。规定展览项目,分食用作物、持用作物、园艺作物、及家畜等,其他如农业副产,亦广为罗列,以实改进而推广生产。闻该会收到各方奖品甚多,建设厅、农本局办事处,农业改进所、中国银行等,届时均拟派员参加,兹悉同时表演新旧剧助兴,欢迎各界前往参加。”(《西北文化日报年6月19日》)民国杂志《农业推广通讯》(年第九期73页)记载如下:

“……五月十九日推广所商请县政府召开筹备会,选举筹备委员数人,决定会名为:泾阳县第二届农业展览会。经费由县政府担任,展览会各类共分七组,计有农艺、园艺、农具、家畜、家庭副业、乡村卫生、农村合作、战时教育。又决定六月十八日在各联保举行预赛,派员指导。内部工作分为总务、保管、登记、布置、招待、评判、宣传、警卫,同时决定石印各组宣传品七千份……十二时起,醒民社表演旧剧,一时锣鼓喧天,人山人海都聚拢在会场中央,剧毕即行开幕礼。首由县长王开基报告开会意义,继由中农所技正冯泽芳及陕建厅技正刘昌塿相继演讲,词语诚恳,听者动容,会毕旧剧重演。同时各组展览室变开放,每组派员引导观众,展览品除西北农场、斗口农场之标本图表外,余均从农友中征集而来,会场两边高搭席棚,四壁标语漫画,新奇夺目。场外家畜组有不少肥牛、大马、羊、猪、狗、兔、鸡、鸭、鹅,尤为生动,计第一日观众约万余人……下午给奖,按照各单等第,分另第一奖、第二奖、第三奖及联送优等、自选优等。摄影后即由王县长发给奖品,农民中最优者奖给耕牛一头,次者奖以农具或日常用品,获奖农民莫不欣然而归……”

关于“棉花之父”冯泽芳前来讲话,倒是有材料可以佐证,《陕西省农牧志》记载:“(年)中央农业实验所为在关中推广斯字棉,拨专款2万元,并派遣专家来陕,成立棉花增产督导团,由棉花专家冯泽芳任主任督导员,俞启葆、徐树基、霍家驹、屈永谦、沈步辕为棉作督导员,协助陕西进行棉花良种推广、督导工作。”由此可见当年冯先生的工作重心就在关中地区,泾阳有如此重要的农业活动,又与棉花产业关系甚密,自然就要参加了。也正因为有了到泾阳活动,才与县长王开基开始交往,也就有了叮嘱宋康祥写文悼念王开基的文章这件事了。第三次农业展览会举办于年,假借社树堡(今社树村)北仪祉陵园区为址,设址于仪祉陵园估计是为含有纪念李仪祉先生的意思吧,即让李先生在天之灵能看到如今泾惠渠流域繁忙的农村事业。资讯工作者杨干甫“忠实”地描述了第三次农展会场景:

“……在泾阳以泾惠渠灌田之故,出产丰而种类多,且关于农事改进有专员试验指导负责的各农场,农事改良,在泾阳农民已得了实惠,所以一般农人都明暸农事改良的重要农展之意义。泾阳的农展在二十八年,就发动农耕,今年算是第三次,因为很早各机关就着手筹备,因之比过去规模更为宏大,过去两次农展在北部汉堤洞举行……因此今年的农业展览及耕牛比赛便决定于三月七八九三日在本乡社树堡举行,地址是假李仪祉先生坟园……会场演剧舞两台,饭摊林立,参加的观众约在十万以上……分工艺、乡村卫生、园艺、家畜、战时教育。农艺诸组包括纺织、毛织、鞋袜、小手工艺、家庭卫生、学校卫生、疾病预防、苗秧、栽培、棉花、麦豆、菜蔬、花卉、农具、肥料、鸡、鸭、鹅、蜂、牛羊等部门,品名达万余种……耕牛比赛是展览处的旁边,获冠军者与锦标一面奖……在买卖耕牛的集市。”

杨干甫描述信息量很大,例如之前农展会依据记叙似乎为“展览”性质,而到第三次则有交易活动了,展览会可以交易牲畜、种子及家具等商品,或许前两届就有小规模的交易活动,资讯记者并未给予足够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