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土面积约万平方公里,仅小于苏联和加拿大,且年北京坐标系统所依据的大地原点在苏联列宁格勒,远离中国,推算误差大。因此,国家测绘总局在年召开的大地测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建立国家大地原点,于年12月在陕西省泾阳县建成。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 一、选点
陕西省测绘局根据国家测绘总局决定,按原点的要求,组织人力对武汉、郑州、西安、兰州等地的地形、地质、大地构造、大地测量等因素实地考查、综合分析,最后将点位选在陕西泾阳,其位置有六个优点: 地质构造稳定。点位在渭河地堑中部,为相对稳定区;根据地震资料分析,近~年内不易造成地应力集中和强烈地震;点位处于两条隐伏深度达米的断裂带中间地区,不易发生新的断裂和强震后水平位移。 地下物质稳定。点位下未发现矿藏;重力测量值~年和年比较没有明显变化;土质为黄土状亚粘土,新生界地层厚0米,土质均匀、坚硬。 位置适中。点位在祖国大陆中部,是四条一等三角锁的交叉部位,有利于大地测量数据向各方向均匀推算。 环境好。点位地处农村,附近无大的工矿和地下采掘,大气清晰;点选在一小丘上,不易受水害。 测量方便。点的周围地势平坦、开阔,易于天文、水准、三角、重力、长度测量和联测。 交通及生活方便。点距咸阳~铜川铁路、公路1~2公里,距西安、咸阳市近,水、电源近,当地经济繁荣,有利原点管理和使用。 二、建造 大地原点整个建筑自成院落,建筑物呈灰白色,占地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平方米。由西北建筑设计院设计,陕西省第六建筑公司施工,于年竣工。 大地原点的整个设施由主体建筑、中心标志、仪器台、投影台四部分组成。主体建筑为七层圆顶塔楼式,高25.8米,第一层为地下室,第二层为八角形大厅,七层是仪器室,顶部是玻璃钢整体半圆形屋顶,可电控自动翻转至托架上,以便观测天体。仪器台设在七层仪器室内,为空心柱形,内径毫米,壁厚毫米,台面距地面21.8米。中心标石,上半部为四棱柱形,下半部系八角形直径2毫米整体花岗岩石,埋入地下3.9米,底面下系厚毫米的混凝土承台板,承台扳下有打入地下13米长的特制水泥桩,花岗岩标石顶面中央嵌有直径78毫米、高毫米圆形玛瑙标志,标志半圆球上刻有“+”字线。投影台,建在主体外北、东南、西南三个方向的三个亭式建筑中,亭中有仪器墩,其中心距中心标志“+”字线36米,三个方向的角距为度,投影视线通过直径为毫米的专设管道,能直接照准中心标志“+”字。玛瑙标志在年使用中被垂球碰坏2~3毫米。 三、观测 大地原点观测由陕西省第一测绘大队(即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完成。为将大地原点纳入国家天文大地网中,年对其有关的一等三角锁和二等全面网进行了改造,原西安一等基线网的扩大边,改在大地原点~阡东起始边上,形成大地原点位于西安~安康、西安~富县、西安~宝鸡、西安~陕县四条一等锁交会处。 大地原点上测定了高精度的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并在周围测量了重力点,以求得施测垂线偏差和高程异常。 天文施测。经纬度和方位角测量,均用两台威特T4全能经纬仪、由两名观测员进行。 经度。用改装的光电威特T4经纬仪,测定陕西省测绘局院内天文基本点~大地原点的经边差,经差采用中天法测定地方时和收录无线电时号,以测定测站(大地原点、五台山)的经度,两台仪器、两个观测员分别在上下半夜观测,每观测时间段,每一观测员完成了六个权,结束后,上下半夜观测员互换,每一经差边观测48个权,精度优于±0.时秒。 纬度。两台仪器两个观测员测量,每台仪器观测不少于30个星对,并分时间段观测,大地原点纬度观测采用2×30个星对的结果,精度达到±0.09秒。 方位角。两台仪器两个观测员用北极星任意时角法,按一等天文细则测量,各测18个测回,精度优于±0.5秒,两份成果取中数采用。 三角施测。共测量6个一等、7个二等三角点。依《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进行。 水平角。采用全组合测角法,照准回光,日夜观测。 垂直角。已有高程的三角点,观测概略值;新选的三角点,作对向观测。 二等三角点观测,按规范进行。 长度。用高精度电磁波测距仪,采用相位法测量,共测24个测回,施测大地原点~阡东边长,精度优于1:35万。 重力。大地原点处建立重力室,将大地原点纳入国家基本重力控制网内,由陕西省第一测绘大队重力测量工程师和聘请的意大利测量专家分别用中国和外国重力仪测定绝对重力,并与国家基本重力点联测,精度达到±0.01毫伽(10-5米/秒2)。 水准。组成自三原~泾阳~云阳~三原包括大地原点在内的环线,长公里,其中设有原点南北两个基岩水准标石。用S05型水准仪依据《国家水准测量规范》,以一等精度测量大地原点高程,监测大地原点中心标石沉降。年以来,每2~3年复测一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