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民国时期的陕西咸阳,老钟楼高高耸立,凤凰台古色古香

咸阳,地处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素有“秦都”和“帝陵”之称,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首站。由于境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它被誉为“自然的历史博物馆”。

这套作品是在民国时期拍摄的,年代为-年,从这些珍贵的老照片中,我们可以一窥这个国家历史文化城市曾经的辉煌。

碌碡桥遗址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二年(),位于渭河南岸的河南街。由于桥墩是用圆石砌成的,与打谷场上的石头很像,所以又叫“碌碡桥”,这幅画是年左右拍的,今桥已经不复存在。

咸阳城于年在东、西、东、东北四个方向上兴建了四个城门。东门原称朝阳门,后又改为朝京门、东明门。位于东明街东侧,道路南面有清渭楼、关帝庙、龙王庙等历史遗迹,大门外有一条与高陵、渭南相通的宽广黄土公路。

咸阳钟楼始建于明朝万历时期,坐落在永绥街的南端。钟楼有三层,上面有一座巨大的钟,平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敲响一次,震动方圆千米。根据历史资料,上一次重修于清道光。咸阳钟塔是在年重建的。

年咸阳的一条大街是土路,泥泞不堪,道路两旁大多是平房。就在这时,一队送信的队伍从街上走过。

年,在渭河上,一辆货车正在驶过一条浮桥。这类浮桥是用木制的木船搭起来的。从地面上的痕迹可以看出,这里经常有车辆经过。

仪凤西街北口,是咸阳北门的一座塔楼。台高六丈,四殿四间,是明代洪武四年修建的。它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箫史。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其外形酷似凤凰而得名。

一座古老的村庄,坐落在一座山脚下。在村子的入口处,有一颗参天大树,可以说是村子里的标志性建筑。在村头,一位老者在修理纺车的木轮。

一个男人蹲在村子里,用羊绒做着简单的毛线。但是,他觉得这种工作很累。

这张照片是年拍摄的,它是直接开往茂陵的。茂陵位于今天咸阳市兴平市,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寝。

这是咸阳泾阳县的一座楼阁式的砖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铁佛寺塔”。建于年,历经十四年。古塔通有八十八米高。这张照片大约是年左右。

这个八边形的砖,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为了鼓励当地的士子们为学习而建造的,所以被命名为“崇文”。崇文塔是全国现存最完好的砖塔,是国内现存最完好的一座。塔下原来的庙宇,在清朝同治年(年)遭一场火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