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
陕西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泾阳
王新蕾、王新军、刘思矣荣获
“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泾阳县财政局荣获
“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喜报
向先进看齐
向典型学习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
先进集体
泾阳县财政局
“民之所企、政之所向、财之所投”,泾阳财政强化预算约束,化解了西咸划转财政收入锐减的压力;执行“三项机制”,破解了资金趴窝的困惑;坚持“四项改革”,打破了支出缓慢的窘境;通过“五个并抓”,解决了公示公告不到位的难题;创新实施“”模式,经验在省市大力推广,绩效考核连年优秀,支出进度持续在省市领跑,为脱贫攻坚资金保障贡献泾阳财政智慧;研发“泾扶资产管理系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十三五”期间安排下达各级财政专项支出累计3.5亿元,开局“十四五”,泾阳财政将聚焦精准、靶心用力、再创辉煌,一如既往地发扬“善学习、知敬畏、扬正气”的优良作风,拿出“敢担当、敢作为、敢争先”的无畏气魄,担当尽责,真抓实干,狠抓惠民“一卡通”为民办实事,切实做好财政“三保”工作,全力以赴打响泾阳财政“六大攻坚战”,为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坚强资金保障,奋力谱写新时代泾阳财政工作新华章!
先进个人
王新军泾阳县扶贫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
自年任职以来,他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在扶贫战线上挥洒汗水,经常性深入全县贫困村、贫困户实地调研,结合实际探索总结出泾阳县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形成囊括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完善设施、扶志扶智、社会帮扶、责任落实等方面的方法路径,为脱贫攻坚“三落实”提供了机制保障、赋予了泾阳县脱贫攻坚地域特色。面对脱贫攻坚工作政策措施落实中的难点问题,他善抓主要矛盾,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解决突出问题,确保了难点重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带领全县扶贫系统圆满交出了脱贫攻坚“泾阳答卷”。个人被评为咸阳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王新蕾(女)泾阳县兴隆镇白马杨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咸阳市妇联办公室主任
年3月开始驻村,从工作队员到第一书记,并先后荣获泾阳县年脱贫攻坚十大年度人物、咸阳市优秀扶贫干部和陕西省最美退役军人,她积极落实泾阳县“2+1+X”产业发展布局,形成了“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的经济模式。按照“政府主导、金融助力、村企联建、带动脱贫”的扶贫模式,建立“众情塬”醋坊,入股贫困户10户,带动16名贫困户就业,人均增收元以上。发展壮大新兴妇女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与10户贫困户签定分红协议,培养留守妇女手工艺技能骨干60余人,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手工艺品培训余期,年累计为贫困户代销农副产品4万余元。在她的帮扶带动下,白马杨村由一个后进贫困村发展成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刘思矣(女)陕西优农匠心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年开始农产品销售,开启创业之路,全力投入到泾阳西红柿产业之中。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模式,深耕泾阳西红柿单品,助推泾阳西红柿产业,让泾阳西红柿畅销北京、四川、广东、上海等地。以订单农业模式相继签订合作农户60多户,签订基地余亩,让农民亩产增收1万元左右。实验种植的黄色樱桃小番茄新品种,提高农户更多收益,带动劳动力80余人。一路的学习,借鉴经验,她的农产品营销团队通过4年的运营和品牌的IP性打造,形成了自产自销为主的生态产业链,品牌形象深的人心,使农户们种植出来的果子更具商品性质,比市场价值高收购销售,让农户的利益最大化。
凡本平台所有作品,均拥有版权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泾阳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来源:泾阳融媒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