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http://m.39.net/pf/a_5334062.html

3月4日,期待已久的《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终于正式印刷了,“都市圈”没有被否掉,一直在推进!

众所周知,这是一份重要文件,它是年西安获得《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年西安获得《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之后,西安又一次迎来重磅规划!

在年西安获批重磅文件之后,西安被定位为“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让房地产行业大为震动;在年西安获批重磅文件之后,西安被定位为“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也是让房地产市场大呼意外。

按照官方说法,《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已经获得国家层面的相关审批,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之后,第5个国家层面认可的“国家级”都市圈。

这个消息发布之后,网上一片弹冠相庆,感觉明天拨款就要到账了,虽然,这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但高兴的有点太早了!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都市圈”?它的发展目标到底是什么?

都市圈,相当于是一种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讲求集群效应,主要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有产业发展协同化。当国家要培养一个城市集群,想要对它的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就会考虑“都市圈”规划。

年,陕西省发改委会同西安市发改委开始编制《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规划期为—年。

西安都市圈范围:包括西安市,咸阳市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武功县、淳化县,渭南市临渭区、华州区、华阴市、富平县、蒲城县,宝鸡市眉县,铜川市耀州区,商洛市商州区、柞水县,西咸新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土面积2.94万平方公里,截至年底,常住人口万,地区生产总值1.33万亿。

—年,规划内容亦包含了空间格局、设施互联、开放高地、产业协同、文化传承、城乡融合、生态共治、服务共享、机制创新、规划实施等内容。

那年是一个什么“节点”?西安要全面建成代表国家形象、引领“一带一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虽然,西安作为陕西省会,还被定位为“第九座国家中心城市”,但西安对于陕北、陕南的带动并不明显。

目前,陕北搞“转型持续”,陕南搞“绿色循环”,关中搞“协同创新”,但关中各个地级市并没有跟西安实现“一体化”。

关中地区陕西中部,向北是黄土高原(榆林、延安),向南是巴蜀山地(汉中、商洛、安康),囊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总面积5.5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万左右,但西安常住人口就达到万。

长期以来,陕西一直想要推动“五市一区”协同发展,提出西咸一体化、西铜一体化、西渭一体化等概念,还有关中平原城市群推动,搞“关中融合发展”,但我们也都看到了:提法很高明,动作不简单,但推动一直乏力。

为什么“乏力”?因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其一,缺少资金,想要搞“五市一区”协同发展,必须要大规模搞基建,东南西北四路出击,启动资金从哪里来?其二,缺少共享,推动“五市一区”融合,是否要设立协调机构、监督考核、利益共享等;其三,缺少轨交,没有轨道交通带动,没有“四网融合”,都是单打独斗。

为什么关中“五市一区”没有实现“一体化”?截止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文件来解决这三个问题!

时至今日,西安优势和短板已经暴露的越发明显,战略价值很高,经济环境羸弱,造血功能一般。

那我们回望一下成渝,国务院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直接点名:重庆都市圈(璧山、江津等地同城化),成都都市圈(成德梅资同城化),内江、自贡同城化,实现“双圈缔结”,成渝开始抱团发展。

相比之下,西安规模就太小了,但也更加的“紧凑”,如果“西安都市圈”发布之后,如果能够在轨道交通、物流运输、政企联动、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跨城通办”等方面破冰,或许会迎来局面好转。

关中“五市一区”搞一体化,并不是要西安兼并周边,所以不要想着西安扩充体量,很多人一提到“西安都市圈”,第六感就特别灵敏,感觉大基建大投资马上就要来了,西安又要快速扩张了,想法有些偏激。

西安都市圈发布,必然会给西安带来机遇,但我们也要意识到一点,任何一份文件发布都会有要求,西安也将迎接更多挑战!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1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