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喝的就是这个泾阳的茶,历史很悠久了,陕西老字号,西安老字号,咸阳老字号,而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月13日,东方甄选陕西专场直播中,董宇辉主播再次将泾阳茯茶推荐给了全国的朋友们。

茶砖是如何制成的?带你体验非遗制茶技艺

泾阳有家百年老字号茯茶,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起泾阳茯茶的历史文化,具有百年老字号的“裕兴重”不得不说。它经历了长达多年的历史传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茶工艺。尤其是近年来,“裕兴重”在成立公司后,它的传承人肩负起了一些社会责任,不仅在传承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还在促进当地发展及就业也做出了贡献。

罗荣利作为陕西省泾阳县裕兴重茯砖茶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也是“裕兴重”第六代传承人。他在继承传统泾阳茯砖茶基础上,挖掘恢复了散茯茶制作技艺,并被授予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茯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11月4日,华商报记者在泾阳县见到了罗荣利。提起茯茶的前世今生、制作方法,裕兴重的历史渊源、未来发展他都如数家珍。

罗荣利介绍,茯茶,属六大茶类中的黑茶中特色产品,属于后发酵茶,也是全发酵茶。茯茶分为茯砖茶和散茯茶。而茯茶的制作工艺也是六大茶系中制茶工艺最复杂的。伏茶具有助消化、减肥作用、养胃、健胃作用、利尿等作用,在西北地区比较受欢迎,近年来,随着泾阳茯茶的名气越来越响亮,全国各地的人也都喜欢上了泾阳茯茶。

在其创立的制茶厂车间内,几名工人正在将炒制好的茶叶通过分量包装。而在厂内三楼,除了展示出来关于茶文化茶历史的物品资料外,还晾晒了满屋的茯茶,一进入屋内,扑鼻而来的茶香味特别浓郁。

“这是茶叶制作全过程的一个流程体验展区,感兴趣的朋友来了后,我们会让大家亲自体验下制茶过程,让大家能更直观的了解历史、学习传统的制茶工艺。”罗荣利说。

在其体验区内,华商报记者也亲自体验了一次制茶工艺。切茶叶、过筛、称重、炒制等等,看着花费的劳动力不是很大,但要完成一整套流程,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传承传统制茶工艺,多道制作程序形成独特茶品

罗荣利表示,其实真正的传统制茶工艺,必须是有很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尤其是流传了数百年历史的裕兴重茯茶,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茶工艺。

开包剁茶(茶包打开用大刀剁为小块)——打吊(用秤称剁过的茶每称5斤)——端苛郎(用小簸箕端上过水的湿茶,每斤茶两斤水,送往炒锅内)——畅锅(即炒茶)——插茶(往小茶封内插茶)——检验(验收后盖印)——晾晒(只能阴干,夏季1个月,冬季1-2个月)——堆垛(封上放出黄点,再分开晾1-2月),方可出售。

在制茶工艺上,裕兴重一直保持着古法做茶。罗荣利认为将制茶的古法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是对传统技艺的一种传承、一种保护,一种发扬,秉持工匠精神,爱做茶,做好茶。

作为传承人的罗荣利,他在茯茶制作工艺方面传承了传统的制作工艺,同时他还通过利用各种机会,将泾阳茯茶文化予以传承。

传承文化同时不忘带动就业,形成“非遗+就业”帮扶模式

据悉,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茯茶、熟知茯茶,他先后参加过全国多地的展销会及非遗文化推介会等,这也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知道了茯茶。“这两天在上海才开幕的进博会我们也有参加,现场也将咱泾阳茯茶推荐给了世界各地,效果还是不错的。”

同时,罗荣利为了更好的将茯茶制作工艺进行传承,他也举办了培训班、积极寻找培训下一代传承人等,为了将这一门手艺延续并发扬光大。

作为一家百年品牌,罗荣利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他在一边做好茯茶传统工艺及文化的传承,还承担了很大的社会责任。

裕兴重在年入选到首批陕西省省级非遗帮扶就业工坊名单内,在就业方面,裕兴重茶业扶贫就业工坊提供了36个岗位,员工分红加工资年均收入可达3万元。

罗荣利在带领学徒学好技艺的同时,帮助本地群众扩宽就业渠道,靠手艺脱贫致富,让泾阳非遗“泾阳茯茶制作技艺”项目积极对接市场,使传统工艺焕发生机,真正实现了非遗帮扶的目的。

“泾阳茯茶制作过程中是无任何添加的,对人体效果特别好,想通过自己或茶行同仁的努力,让更多人知道茯砖茶、品议茯砖茶,享受泾阳茯茶给大家健康带来的乐趣,让泾阳茯茶走得更远,走出国门。”罗荣利说。

华商报记者贾凡编辑朱国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