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金阳县依达乡嘎格达村党支部书记肖富花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专访
搬到聚居点的嘎格达村(由村委会提供)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11日讯(记者胡旭阳摄影报道)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5月9日在成都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重点任务时指出,在下一步工作中,四川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尽锐出战、全力冲刺,努力破解疫情带来的新困难,确保剩余的7个县摘帽、个村退出、20万人脱贫。坚决攻克最后的深度贫困堡垒。挂牌督战凉山州脱贫攻坚,6月底前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住房建设任务,对“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发现问题逐项清零。要紧盯目标,决不松劲懈怠,坚决打赢深度贫困歼灭战。
“四川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尽锐出战、全力冲刺,努力破解疫情带来的新困难,确保剩余的7个县摘帽、个村退出、20万人脱贫。”这句话引起了省人大代表、金阳县依达乡嘎格达村党支部书记肖富花的注意。全国贫困发生率高于10%的6个县中,4个在凉山;全省未摘帽县、未退出贫困村以及近9成未脱贫人口也在凉山。政府工作报中所提到的确保摘帽的7个县中,就包括肖富花所在的金阳县。“年,我们嘎格达村实现了脱贫,但金阳县还未实现摘帽。”肖富花说,我们金阳干部群众一定全力以赴,用我们辛勤的汗水,确保金阳县按期摘帽,交出一份令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聊过去:土路、土房、上山捡柴
年,在成都就读通讯专业的彝族姑娘肖富花大学毕业后,放弃了中国通信建设第二工程局的工作机会,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凉山,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虽然当时进中国通信建设第二工程局的机会很宝贵,但我还是想回到家乡去,为我热爱的这片土地做出一些实事。”肖富花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自己回去到了离家公里以外的嘎格达村开展工作。同年12月底,换届选举后肖富花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我也没有想到,这一干就是7年。”肖富花说。
嘎格达村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区彝族聚居贫困村,当时的嘎格达村村民住的房都是土坯房,路都是泥巴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设施欠缺,“当时村民们都会上山去捡柴回来烧,确实很落后。”肖富花回顾说,看到这样的场景自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努力,让村民们都过上好日子。”
肖富花刚刚大学毕业,面对这样一个年轻的村官,村民们最初都不太信任她。“他们当时看我,都觉得我还是个小女孩,能够做啥子事哦。”肖富花说,“但是,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相处,更多的是换位思考。我没事就跑去找村民们聊天,拉近和他们的距离。他们委托我的事情,我也是一次一次帮他们去跑去做,帮他们把事做好。”随着时间的积累,村民们都看见了肖富花的努力,慢慢地对于肖富花产生了信任甚至依赖,“现在他们很多时候写一个东西,比如写一个证明,他们都说要肖富花你写才对,必须要我来写。”讲到这里,肖富花脸上泛起笑意。
脱贫攻坚战打响了。“当时,我就觉得乡亲们的发展机遇到了,一定要带领嘎格达村的乡亲们实现脱贫。”肖富花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自己还许下了一个诺言:乡亲们不脱贫,我不脱单!
谈现在:水泥路、新砖房、网购到乡
从年到年,四年时间里,嘎格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直观的就是我们的路越来越好,水泥路都修到了每户人门口,大家也都搬进了整齐划一的新砖房。”肖富花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水通啦、电通啦、电话通啦,连网络都通啦,现在村民们还能通过网购在网上买东西了,大家用网购的电饼铛做荞面饼,生活真的是比前些年变化太大了。”
在这短短几年时间里,肖富花带领乡亲们修建了嘎格达村从依洛觉组到则则拉达组的水泥通组路3公里、从依洛觉组到嘎格达组的水泥通组路2.5公里。完成了则则拉达组、依洛觉组饮水设施建设和维修,饮水覆盖户共计人。完成了户的电网改造。完成了春季、秋季植树00棵,成活率达70%以上。年完成90户新房建设,乡亲们住上了新砖房。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也建起了幼儿园和村卫生室,实现了整村脱贫。“孩子们上学难、群众就医难的问题都解决了。”肖富花说。
针对困难群众,村里为余名困难群众办理了低保、五保、孤儿、特困儿童等各项困难补助,为8名在校学生申请资助元。“我还针对帮扶的贫困户,组建了一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