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支哈,荥经县民建彝族乡人,今年58岁,已连续当了7年人大代表。他说:“我没有什么大想法,在大坪山,就是想做一点事,促进彝汉群众一家亲。”
大坪山是民建彝族乡彝族同胞的聚居点之一,从年开始,这里陆续迁徙来了凉山州昭觉县、金阳县的彝族同胞,李木支哈就是年来到大坪山的,至今已20余年。
“到处都是荒林、荒坡,本地村民大多搬下山了,但因当时民建乡塔子山茶厂需要大量工人,所以我们来到这里。”回忆刚到大坪山时,李木支哈说,当时,茶厂将土地免费给迁徙来的彝族同胞种茶,当地汉族同胞也免费将土地给彝族同胞种树、种玉米。
汉族同胞的热情深深感染了李木支哈,从那时起,他就决定带领彝族同胞融入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此后,民建彝族乡政府通过灾后重建项目,为大坪山彝族同胞重建房屋,74户彝族同胞住上了新居。看到宽敞明亮的房屋、彝族特色的黑红黄装饰、宽阔硬化的通村道路,李木支哈要求大家,必须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要积极配合村上制定的卫生公约、文明礼仪制度等。在李木支哈的带动下,彝族同胞的生活习惯有了极大改善,家家户户整洁有序,饮食卫生也有了大改变。
年—年,李木支哈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年至今,他被推选为乡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为人民”,李木支哈牢记人大代表职责,在乡政府的支持下,与塔子山茶厂协商,以每年每亩50元的极低价格承包茶园,为33户彝族同胞争取到.5亩茶园承包权,最多的村民承包了26亩,最少的也承包了5亩。彝族同胞在李木支哈的带动下,收入有了极大改观,目前,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家庭有30余户。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李木支哈为当地群众做的还有很多。
曲木几尔和阿土古日两家人刚来时,没有住房和土地。看着两家老老小小10余人,李木支哈经过多次上门联系当地领导和塔山茶厂负责人,最终帮两家解决了住房和土地;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后,为了多渠道让彝族同胞增加收入,李木支哈通过多方协调、争取,帮助33户贫困彝族同胞养了余头山羊,当年收入平均增加余元;李木伟则父亲因病去世,看着年幼的4个孩子,李木支哈说:“放心,你们还有我!”随后的10余年里,他成为孩子们的父亲……多年来,李木支哈的努力和付出没有白费,彝族同胞的生活逐渐好转,越来越多的彝族同胞在大坪山安居。
如今的大坪山,宽敞整洁的住房里飘起袅袅炊烟;新修的学校内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一行行绿油油的茶地里,有彝族同胞劳作的身影;宽阔硬化的村道上,人们热情地打招呼……看到这些,李木支哈激动地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想做的还有很多,我想将国家的好政策带给更多同胞,也想将彝族同胞的感恩之情向党和政府反映。”
荥经人大本报记者郑雨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