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社树村有一座明清时期的大院,叫水利会馆。本村人习惯叫水利会。在民国初期,它是龙洞渠管理局所在地。龙洞渠就是现在的泾惠渠。清朝期间,管理龙洞渠的叫‘水都衙门’,所在地在现在的王桥镇木梳湾衙背后村。
社树村的水利会馆前身是社树姚家‘惠贤堂’的祠堂。建筑很精美,里面很气派。特别是它的石雕、砖雕和木雕,刻着山水、花草、人物等景象,讲述着古代道德仁义故事,堪为民间瑰宝。
社树姚家是一大户人家,从明朝到清朝,富甲一方长达近三百年,众多子孙后代在社树划分为十个堂口。清朝末年,姚家家道衰落。惠贤堂主将本支祠堂以三百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了龙洞渠管理局。从此,祠堂变成了水利会馆。
一九三一年,李仪祉在杨虎城的支持下,开始修筑泾惠渠,他的办公地点就在水利会馆内。
当时修的泾惠渠总干渠从张家山渠首始,到社树村北止。从社树村北分为北干渠、中干渠、南干渠、排水渠四条渠道。排水渠向南把社树村一分为二,通向泾河。
分水的地方叫分水叉。这里渠道纵横、渠水清澈、两岸柳树成荫,成了一个风景十分优美的地方。特别是到了夏季,儿童们在这里下渠游泳,上树掏鸟窝,好不快活。李仪祉也爱上了这个地方,觉得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他留言死后一定要把他埋在这里。一九三八年三月八日,李仪祉去世。他的灵柩在社树村水利会馆内停放了七天后,一代水圣长眠在了泾惠渠畔,一个叫分水叉的地方。
来源:泾阳信息办(作者:泾河边人)
信息惠民免费广告
茯茶镇金花茗茯——老段茶,
泾阳卓屹商标,专利咨询注册
泾阳小天才手表,德林一楼入口服务台,
泾阳读书郎教育电子,北极宫38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