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江县广福镇建中村,百亩丝瓜长势喜人,错落有致的丝瓜棚,格外引人注目。走近一看,蔓藤恣意攀援,丝瓜个头饱满,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村民们正在进行丝瓜采摘和藤叶管理……

“这个丝瓜我们要轻拿轻放,手抓住丝瓜中间,然后丝瓜头的地方只留1公分……”眼前这个在田地里忙前忙后的小伙,就是刘辉家庭农场负责人刘辉。凭着对家乡的热爱,他于年返乡创业投资创建家庭农场。

目前,刘辉家庭农场有亩土地用于粮油作物种植。今年为提高土地产值、增加经济收益,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争取政策支持,流转了余亩田地,用于蔬菜种植。

谈到为何考虑种植丝瓜时,刘辉说:“其一是地理优势,建中村离罗桂路较近,且有三个路口可抵达,方便货物运输;其二是土壤优势,建中村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很适合种植丝瓜,且田块较为集中,利于机械化土壤耕作。”

据了解,农场里的丝瓜主要通过批发的形式销售至川渝地区。由于他的丝瓜生长周期快、品相好、口感佳,今年丝瓜价格比往年高,零售价格每公斤在3.2元到4元,还供不应求。

“按照目前的种植规模,一亩丝瓜有元的利润,平均亩产公斤至公斤,一年的总产值能达余万元。”刘辉给我们算了一笔明白账,他的家庭农场既能源源不断供应市场,又能解决村民的务工问题。

“我是在家庭农场这边长期务工的,一个月收入有元左右,在家既能照顾孩子,又能挣钱补贴家用,我觉得非常不错。”建中村村民占文群乐呵呵地表示。

“下一步,我打算完善蔬菜园区的基础设施,水渠争取能达到能排能灌,丝瓜再进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让产量争取达到一亩2万斤。同时,雇佣更多本地的老百姓,让他们不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到。”刘辉说。

建中村发展丝瓜种植,不仅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也提升了农业种植效益。该村坚持“小微组团”的发展思路,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拥有养殖场3家,粮油果蔬药种植亩,各类农业经营主体9家,吸纳80余名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2万元。

广福镇副镇长罗鹏

产业发展好了,实现乡村振兴就有了牢固的根基。“我镇将继续抓好产业发展和产业增收,为产业发展服好务,做好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保障人才要素。对全镇区域内的资源进行统计和利用,加大土地资源、闲置房屋的流转力度,因地制宜、一村一品,走适合各村发展的产业道路。”广福镇副镇长罗鹏说道。

记者:余昊

HISTORY/往期推荐

风雨兼程九十载!来,分享你与东幼的故事……

新闻“评论+点赞”,江江每天送福利!

你家孩子上的培训机构有问题吗?中江一培训机构被查……

城市工业更新!看中江抢抓工期,重点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安排一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