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上有过一些著名的商帮,但是总体上说历史上陕商的实力并不是最大的,但是陕商中也有过一些另类,比如三水唐家,人称“汇兑中国13省、包捐知府道台衔;马走外省不吃人家草,人行四川不歇人家店”。

要说这样的陕商在当年举全国也是少有的,人们虽然知道山西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但是三水的唐家大院知道的人似乎不多,但是这个唐家大院的主人却实实在在地是个隐形富豪。

位于陕西旬邑城东的唐家村里的唐家大院就是当年唐家人居住的地方,只是今天这里再也没有唐家后人,仅存的5座院子也被辟为了博物馆。据《唐氏世系谱》记载,“三水唐家”的先祖是唐应弼,但是也没有记载他是什么时候迁到旬邑唐家村的,这些似乎都成了历史谜团无从考证,据说其家族在清初便很有声望,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到了清朝末年家势衰落唐家后人也就不知所踪了。

当年唐家的富裕程度从现在仅存的院落也能看出一二来,据说在唐家鼎盛时期,这里共有院落87个,房间约多间。只是现在仅存两进相毗连的三院和其它两院共五院房子,就是这样也有余间房间、占地多平方米,这样的房子放在今天也不是一般的人家所能居住的吧。

据说,在清朝嘉庆年间,当时的唐家不过60口人,就有仆人丫环人之多。唐家大院的规模之大,也不是一两年建成的,这样的规模也要相当的财力才能支撑,从道光五年(年)他们开始修建这座唐家大院,直到咸丰元年(年),工程又分为11处,各种工人增加到多人,同治七年(年)才基本告一个段落,其间历时43年之久。

看到这样的数字,不知道会不会让很多人惊掉下巴,这该是多么有钱的人家啊,其实这些还是表面的,据说,当时修建这座院子时用的砖全部要水磨,一人一天只能磨两块砖,这样精雕细刻的修建房子,估计不比皇宫差多少吧。

在唐家大院的院内门窗还刻有各种图案,角柱、墙壁上雕有八骏马、钓鱼图、牡丹、梅竹、菊花、旱莲花等等,这些雕刻造型逼真情态各异,给人以舒适清雅之感,也都不是普通工匠所做。

唐家所享用的这一切都是不惜花费巨资、千方百计购买而来的,这究竟是一个多么神秘的家族呢,这么奢华的建筑可能也为他们埋下了后患吧,在唐家院落中各种各样的摆设家什,大多用楠木和退光漆制作而成,至今虽然经过多年但仍然熠熠生辉。

唐家最初是靠什么发迹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人们只是知道唐家最初的发迹者叫唐应弼,在经过经商致富后传至重孙唐景忠手时,财富已到达“汇兑中国13省”的惊人规模了。

据记载,唐景忠在20岁起开始经商,因为善于经营,数年后便成为主管多家商号的东家。经营的项目以水烟为主,也有金银珠宝、钱庄等。其商号遍及陕西、甘肃、四川、安徽、江苏等23个省、50多个州县,商号作坊也有9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商号有10大“天”字号,以泾阳县的天成铭、天成合最为出名。

唐家经商的重要项目之一就是水烟,这也是陕西商人一手创新的新兴产业,水烟也是唐家从事商业的一项重要项目,从烟叶到水烟壶垄断性经营,据说,道光时唐家仅一次囤积水烟就盈利白银18万两。

唐家命运似乎随着清朝末年战乱而衰败,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也直接造成了唐家商业的衰败。年,回民起义至年结束,历时11年,这场战争使陕西人口损失了万,战火也洗劫到了唐家,我们难以想象这样的家族怎么可能不被烧杀抢掠,这也给唐家致命一击。

到了清朝末年,唐家子孙为了生计开始变卖房产、田地,家产也散失殆尽。唐家村虽称唐家村,但村中却没有了唐家直系后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