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泾阳县通过政策扶贫、资助扶贫、关爱扶贫、职教扶贫等方式多措并举,创新教育扶贫模式,开创泾阳教育脱贫攻坚工新局面、新亮点。
央广网
也报道了这个亮点!
看看怎么说……
央广网
建立贫困学生关爱保护工作机制。由县委、县政府牵头建立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镇级负责、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学生为本”的“七位一体”农村贫困学生教育管理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县财政每年拨付万元的资金用于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大力建设“贫困留守儿童之家”。争取陕西省慈善协会“为了明天—关爱儿童”项目资金18万元、陕西省民政厅留守儿童关爱项目60万元,为泾阳县安吴明日实验小学、云阳镇明德小学等乡村小学建立了“贫困留守儿童之家”共6个。
注重贫困学生帮扶关爱成效。投资70余万元,在每所学校建立贫困学生、留守儿童亲情联系室,用于贫困学生、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沟通,全县共建亲情室85所,坚持“爱心家长”和贫困学生“一对一”帮扶制度,贫困学生“一人一卡”动态管理。
大力开展主题帮扶关爱活动。推行“一户一卡、一教一帮、一生一策”的“三个一”活动和每天一辅导、每周一谈心、每月一家访、每学期一次物质关怀、每个假期一次微旅行的“五个一”工程。先后组织举行了“心手相牵、共同成长”百名贫困留守儿童研学一日行主题活动、“脱贫启智、暖心筑梦”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研学之旅活动,组织参观泾河农业智慧生态园、文庙博物馆、泾阳中学生态馆、咸阳少年宫、咸阳“鸟巢”,使贫困学子亲身感受传统文化教育和飞速发展的科技力量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动力;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助力脱贫攻坚”系列活动,全县参与学生余名,做到了建档立卡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全覆盖;全县各校园积极开展各种留守儿童与爱心家长见面会、“中秋梦,团圆梦”、“爱心助成长,留守不孤单”等主题系列活动余场。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知识改变命运,努力成就人生”远大理想。
创新贫困学生帮扶工作新途径。结合扶贫扶志扶智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目标任务,实施立德树人“四新四大”工程,构建德育工作长效机制,深入开展诵读经典、公祭英烈、文化艺术节等系列德育活动,联合西安交通大学长江学者郭申阳博士,在全县开展“让我们做朋友—陕西”项目,对学生进行积极社会行为技巧的系统训练,真正把年轻一代培养成为有文化有科技素养的新一代,提升贫困家庭发展的内生动力,发挥造血功能。
让职业培训成为精准扶贫的“助力器”。围绕全县农业“黑白红绿”四色产业,积极开展茯砖茶、种植、养殖等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受到群众广泛欢迎。年,共开展种植技术培训4期,培训贫困户人;养殖技术培训4期,培训贫困户人;开展茶艺师培训1期,培训学员42人,其中贫困户4人。通过校企合作,泾阳县职业中专多名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其中,2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全部由学校安置就业或自主创业,年人均收入4万余元。
来源:央广网
编辑:涛声依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