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苏海燕吗?我是8组村民凌秀芝,我在烟熏腊肉时不小心引燃厨房柴火,现在火势蔓延,家中还有瘫痪老人,请想想办法……”近日,一通求救电话打给了眉山市洪雅县柳江镇两河村应急分队队员苏海燕。
接到电话后,苏海燕急忙赶赴凌秀芝家中,并同时拨通两河村应急分队、柳江镇消防中队、柳江镇卫生院、柳江镇政府应急办电话。最终,火情被扑灭,被困人员被救出。
眉山市洪雅县火情被扑灭,被困人员被救出。四川省应急管理厅供图
像这样的基层应急队伍目前正“活跃”在四川全省基层群众身边。为适应“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求,四川健全源头治理、应急应战、战备保障“三大体系”,全面实施救援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推进区域性中心乡镇(街道)消防救援站、乡镇(街道)应急队和村(社区)应急分队“一主两辅”建设,着力形成县域“1小时”和乡镇“半小时”应急救援响应圈。截至年底,已基本完成全省个中心乡镇消防救援站整合重组和新建补建任务;全省个乡镇(街道)完成应急队组建任务,完成率%;全省共组建村(社区)应急分队3.4万余支。
“一呼百应”,为什么能?
基层应急队伍是应急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统筹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是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我们将‘一主两辅’基层应急力量建设纳入全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同步谋划推进和辅助政策支持。”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称,四川已出台了《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工作年建设指导标准和监测评估细则》,将提升基层能力工作纳入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党政同责考评事项,同部署、同督促、同落实。
在省级层面的推动下,各地纷纷进行有益尝试。
“大爷,现在是火灾的高发期,一定要定期清理房前屋后的可燃杂物……”近段时间以来,南充市南部县伏虎镇专职消防救援站的消防队员经常到村民家做消防安全宣传。
“以前,最多是村干部路上碰到了随口提提。”刘家沟村3组村民刘治全说,从去年开始就不同了,时不时就有穿着消防服的消防队员来村里做宣传。
消防队员来村里做宣传。四川省应急管理厅供图
刘治全口中的消防队员来得频繁,与当地建起专职消防救援站息息相关。据南部县应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没有专职消防救援站以前,伏虎镇的消防力量多由镇村两级干部、民兵客串,面对小火情能应对,可一旦出现较大火情,从县城调派消防力量,又错过了最佳救援时间。自从年伏虎镇建起专职消防救援站后,专业消防队员有了在基层一线扎根的阵地,尤其是年,又投入资金进一步充实了救援力量。仅年,伏虎镇专职消防救援站就参与各类当地应急救援50余场,为打通基层应急“最后一公里”提供了重要保障。
伏虎镇专职消防救援站只是南充市开展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一个“切片”。据了解,目前,该市已完成对31个中心消防救援站(6个新建)整合重组和建设任务,已具备救援能力的专职消防队员达名。
与南充不同,德阳采用“以点带面”方式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
“我们遴选了什邡市蓥华镇和蓥华镇冰川社区、广汉市金雁街道和金雁街道沱水社区作为德阳市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示范点乡镇(街道)、示范村(社区),推动基层应急队伍从‘点上发力’到‘面上成势’。”德阳市应急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
作为示范点乡镇(街道)之一的蓥华镇,在年初已构建起“一主两辅”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了蓥华镇专职消防队、蓥华镇应急队和18个村(社区)应急分队。其中,应急队共20人,均为机关干部,平均年龄32岁,队长由镇党委书记兼任。这支队伍不仅年轻,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应急队组建好后,我们第一时间建立专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