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6日,谢娜出生在四川中江县的小县城里,据她妈妈说,谢娜出生时是“巨婴”,足足有八斤七两,挺闹人,长得重又总要人抱,一放手就跟安了开关似的张嘴哭。谢娜父母都是文艺工作者,他们就给谢娜唱些四川清音之类的小调,起先还能喊得住谢娜,但久了就“黔驴技穷”了,反而是谢娜听到他们唱小调哭得更起劲了。父亲很有预见地说:“这女娃将来肯定特不靠谱!”
太对了!特不靠谱。谢娜从小调皮得没人当谢娜是女孩,经常是男孩子哭着到谢娜家来告状,说被谢娜欺负了,父母哭笑不得。
一次,妈妈带着谢娜去裁缝店拿连衣裙。妈妈和裁缝正在谈话,谢娜一个人待在外屋,偷偷摸起桌上一把剪刀,“咔咔咔”把妈妈的新裙子一路煎到腰部,妈妈当时就给了谢娜一耳光,谢娜委屈地辩解道:“我想改成旗袍嘛!”搞得裁缝“扑味”一声笑出声来。
读书后谢娜的数学成绩成了全家人的痛,父亲常批评谢娜“学习也太离谱了”!但这丝毫没打击到谢娜的自信心,谢娜仍兴趣高涨地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读到六年级时,一次,音乐老师选中谢娜参加学校音乐剧《我们都是好孩子》的演出,可班主任却让谢娜放弃演出,用排演的时间去补数学。
年少倔强的谢娜执意要去排演,班主任只得请来父亲。谢娜清楚记得当时父亲脸色铁青,但谢娜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据理力争:“我再怎么努力也成不了数学人才,但我可以成艺术人才呀!”父亲一声不吭,骑车带谢娜回了家。谢娜想,这顿打是免不了了。
到了家门口,父亲用宽大的双手为谢娜怜起了沉重的书包,开口了:“你今天的话还算靠谱!”
父母的开明让谢娜更加“有恃无恐”,谢娜的努力也让他们看到点儿谢娜成为“艺术人才”的端倪:14岁那年谢娜获得全国新人艺术大赛四川赛区的冠军,并得到去北京参加全国总决赛的机会。
父亲不放心大大咧咧且只有14岁的谢娜跑那么远,就让妈妈在谢娜的贴身裤子缝上装钱的“叮当包”,弄得谢娜一路上一要花钱先得往厕所里跑,差点儿没折腾死谢娜。
到北京参赛,对没受过正规训练的谢娜来说,那叫一个惨。在四川,谢娜凭着胆子大还能忽悠两下,可到北京就全傻了。看着身边那些俊男美女一个个操着标准的京片子,谢娜只得强装镇定,声情并茂地表演了《蝴蝶梦》选段,用最饱含感情的目光忧郁地望着评委说:“辣四从法国兰部开死的(那是从法国南部开始的)……”几个考官面面相觑,无情地把谢娜淘汰了。
回家后谢娜大哭了一场,埋怨自己太菜,在专业院校的学生面前丢了脸。一旁的父亲风趣地劝慰说:“怎么说,你也是个民间艺术家呀!”谢娜脸上挂着泪被逗笑了。
年谢娜报考四川师大影视学院学习表演,第一次依旧是被淘汰。父亲带着谢娜去恳请罗共和院长,让谢娜留下来跟班读,为参加下一届考试做准备。父亲在院长办公室磨蹭了四天,罗院长终于同意了。
为了给一直默默付出的父亲争气,谢娜在跟班读的一年里铆了劲儿苦学,同学们又埋汰谢娜“刻苦得离了谱”。四川师大影视学院年的招生考试,谢娜获得第一名。
大学毕业后,谢娜开始了“北漂”生涯。当时因为经济窘迫,不停换住处,从西单搬到奥体东门对面;后来,又搬到了楼花西街,再后来,又搬到了柳芳北里……有几次,父亲给谢娜原来的住处打电话,被告知“谢娜搬家了”,以致有一次他严肃地在“娜娜,老实告诉爸爸,你是不是借了高利贷!”谢娜哭笑不得,就告诉他:“你女儿深得你幽默基因的真传,不夸张地说,走到哪儿我的地位都基本相当于吃火锅时的小碗麻酱——没它不香呀。朋友都愿收留我,衣食无忧呀!”谁知父亲接着问:“收留你的是男的还是女的?”谢娜也不含糊,答道:“我的哥们儿呗!”
“北漂”生活也经常让谢娜闹出些穷开心的乐子来,谢娜总会打电话与父母分享。因为到处试镜,导演总爱问:“你是北影还是中戏的”。被问烦了,有一次谢娜回答:“我是中戏的”。见导演面露满意之色,谢娜接着补充道:“就是中江马戏团的!”把导演都逗乐了。但“北漂”生活也是残酷的,很长一段时间谢娜基本上处于无戏可拍的状況,谢娜在电话里对父亲说:“为什么老没人找我呢?”父亲循循善诱道:“如果电话老是不响,你就应该打出去!”谢娜被父亲的话点醒,觉得生活不能整天嘻嘻哈哈太随性,要主动和积极些,于是开始努力争取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
乐观加上积极的工作态度,很快为谢娜打开了新的局面,不久后谢娜幸运加入了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在随后的日子还接拍了近十部影视作品。
年新年,谢娜买了一辆汽车犒劳自己的良师益友——父亲大人。谢娜坐在父亲身旁看他试车,觉得刚学会开车的父亲开车速度如同散步,谢娜和父亲又相互幽默起来。谢娜故意问道:“爸爸,这车怎么移动得这么慢啊?”父亲得意地说:“是啊,检阅都是这速度!”
谢娜应该感谢父亲,因为父亲让在她笑声中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