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nb.ifeng.com/a/20180503/6548169_0.shtml

     西部决策网讯(记者艾米杰韩宗宪通讯员田东生)5月28日、29日上午11时,来自陕西省部分秦腔名家和西安秦腔北会联合在易俗社文化街区大舞台唱响大秦腔,在庆贺西安秦腔北会成立44周年庆典演出活动的同时,为古城西安人民呈现了两场“原汁原味”的秦腔大餐和饕餮盛宴。西安易俗社原社长、国家一级编剧、著名演员、著名戏剧评论家冀福记先生,秦腔戏剧教育家、著名秦腔评论家展运华老师,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院长李旭阳老师等出席活动并致贺辞。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青年教师、著名司鼓赵磊老师现场指导了文武乐队伴奏演出。

     庆典活动现场,国家一级演员、原西安市政协委员张全会老师,演出精彩节目《诸葛撑船》;国家一级演员、西安易俗社李卫平老师,到现场演出他的丑角戏《花亭相会》和《看女》片断;易俗社原演出一队队长、著名须生演员张建国老师,为庆典活动献上精彩节目《三滴血》唱段;百年三意社著名旦角演员杨晓燕老师,演出了她的拿手好戏《西湖山水还依旧》;铜川剧团原任团长、现任西安市雁塔区秦腔协会会长、国家一级演员郝宝丽老师和青海省秦腔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王秀莲老师,共同演出《红湖赤卫队》精彩唱段;原尚友社著名刀马旦演员、齐海棠老师莅临现场指导了演出活动。

     庆典演出现场,北会人身着节日盛装,靓丽登场,演出合唱《北会会歌》、民乐合奏《华洲韵》、表演唱《桃园之盟》及系列精彩节目等,两场庆典演出活动均持续了三个半小时。

     西安秦腔北会成立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是西安北门、北关、北郊区域范围内的一个民间自乐班社,文革期间停歇活动十一年。年春节之后,西安市第二印刷厂工人李青麦先生组织秦腔爱好者,在自己家里(环城北路西段82号)恢复北会活动,至今已经整整44年了。

     44年来,北会一直遵循: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在奋斗中享受生活,在追求中享受幸福。先后义务演出余场,足迹遍布西北五省。参加活动的会员共有余名,包括陕西、河南、安徽、湖南、甘肃、青海、新疆等外省籍会员,夫妻、父子、兄弟、姊妹会员。米世仓老先生、女儿米麦苗、儿子米百胜都是北会人,他的老外甥张毅、甥媳张秀珍都是北会会员。北会拥有赵有刚、翟合、李青麦、门银兴、王世森、李根、李华、吴桂花、宋桂芝、郭应敏、朱焘、王佩荣、张丽丽、靳琴、李志远等等数十对夫妻会员,这些人都是北会的中坚力量。

     北会有一种精神叫无私奉献。李青麦老会长为北会盖房子、留场地、置戏箱、买乐器从不吝啬,北会人齐心协,为了北会建设发展,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众人拾柴火焰高。

     多年来,北会得到了专业秦腔院团的大力支持。百年易俗社就是秦腔北会最坚强的后盾,从老社长冀福记先生,到现任社长惠敏莉女士,坚持四十年如一日,从秦腔艺术、教师人力、演出物力等方面,不遗余力地支持北会工作;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更是全力支持北会工作,从剧场、教师、服装、道具、灯光、影响、摄像,包括学生等,随时为北会提供支持。乌鲁木齐新中剧团、台北陕西秦腔班社、宝鸡、岐山、凤翔、泾阳县剧团等一大批专业院团都是秦腔北会的友好协作单位。

     北会是陕西电视台《秦之声》、西安广播电台的常客,荣获陕西省自乐班秦腔大赛最高奖一等奖,也曾陪伴央视一套喜渡除夕,黑龙江电视台《农村俱乐部》、广东电视台《大江北望》、浙江电视台《地方戏曲欣赏》栏目都曾为北会录制专题片。年,北会代表西安参加了G20杭州峰会的《一本书一座城》栏目,义务宣传西安、宣传陕西。是中国秦腔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上朔80年,北会人不会忘记解放前郭老八、尹老十、毛娃子、李吉成等老一辈北会创史人创办北会的功绩!

     上朔40年,北会人不会忘记李青麦、赵福才、赵红年、等等一大批先贤们为北会恢复发展作出的贡献和付出!

     祝愿北会之树根深叶茂,绿荫常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