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热播,大家对晚清陕西女首富周莹的传奇经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陕西省三原县(-年)女子周莹,17岁时嫁入泾阳县一个没落中的商人家庭。没想到,新婚没几天,丈夫吴聘即因病去世。
寡妇门前是非多。按常理,周莹未来的生活道路写满艰辛。哪想到,弱女子周莹有西北人的倔强,竟作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活得风生水起。
清朝末年,整个吴家的生意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周莹以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打退了族人的排挤,赢得管家、账房先生等的支持,逐渐接管了吴氏家族的商业,特别是盐业。
周莹做生意,坚守“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优良传统,视信誉如生命。一天天积累起来的声誉,成为重振家族商业的基石。10年下来,她经营的店铺在全国有家分店,除了盐,还涉及蚕丝、棉花、棉布、药材、茶叶等。
这位一度前途堪忧的寡妇,一跃成为陕西首富。当时民间有一句顺口溜:“吴家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可见实力之雄厚。
年,慈禧在庚子之乱中仓惶逃往西安避难。周莹瞅准时机,孝敬慈禧10万两白银。
那个年代,没有官场的靠山,生意怎么做大做久?怎么获得特许经营?周莹深谙此中真谛,这10万两白银就是一本万利的投资。
慈禧也非常高兴,亲手题写“护国夫人”牌匾赐给周莹,并收她为义女。这样一来,周莹直接与最高统治者建立了亲戚关系,她迅速走向了自己人生的巅峰。
聚集了大量财富之后,周莹开始大兴土木。她在泾阳县安吴镇仿照北京紫禁城格局,营建了一座规模浩大的豪华住宅,名为吴氏庄园。
这座庄园有多大、多么金碧辉煌,因为缺少文字记载,我们不得而知。现存的平方米的建筑,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令人惊叹。大红门窗干净明亮,石块铺就的地面很有历史感。墙壁上的砖雕精美细致,葡萄、蝙蝠、桃子等寓意多寿多福。
周莹曾用了三年时间,耗费12万两白银,营建占地50亩的吴氏墓园。年,她42岁时去世,却因没有子嗣而不被族人允许葬入,只得在墓园附近另选一地安葬。
如今,吴氏墓园依然存在,周莹之墓却无迹可寻了。
周莹去世后,养子吴怀先接手吴氏庄园,后来他将这座宅院捐赠给了中国共产党。年春,中共在吴氏庄园内办起了“安吴青年训练班”,全国各地去往延安的革命青年都需要在此参加政治、军事培训。当年8月,朱德曾到安吴庄园作报告。
安吴青训班的学员最多时达到余人,先后培训了余名学员,分别输送到延安、抗日前线、敌后根据地参加抗日救亡斗争。
周莹没想到,在她去世20多年后,她一手建起来的宅院,还能成为革命圣地,助推了中国民族独立的事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