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近年来,咸阳市泾阳县三渠镇白杨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用活金融贷款,大力发展蔬菜设施大棚,带领乡亲们闯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走进泾阳县白杨村产业园,一行行蔬菜大棚排列整齐,放眼望去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眼前这个皮肤黝黑满脸笑容的退伍军人连建峰,正在自家的温室大棚里忙得不亦乐乎,看到一茬又一茬的西红柿蔓一天一个样,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
泾阳县三渠镇白杨村种植户连建峰:每天一进到棚看我这西红柿长势心里美滋滋的,这还得感谢村上领导对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跑资金、引技术,按保守估计今年这个棚能挣15万,也就把本钱挣回来了,我还有一个大胆想法,明年还想在弄一个棚继续发展。
泾阳县三渠镇白杨村,地处平原地带,总人口人,耕地面积亩,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为经济来源,为了打破发展瓶颈,村两委多次考察研究,统一认为只有发展产业才能让村集体经济强大起来,群众富起来。
泾阳县三渠镇白杨村党支部书记姚峰: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党建+金融的模式,村委会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先后通过与银行对接,建设大棚,以党员、退役军人为引领带动,将蔬菜大棚分户到人。
说干就干,为了加快产业项目早日落地见效,村党支部总投资.2万元,流转了亩土地,建成了“党建+创业+金融”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主要种植水果西红柿、圣女果、黄瓜等多种蔬菜,带动当地12户村民科学种植,年产值可达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万元。眼下,27座温室大棚的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如今,村民们不仅有了自己的产业,更实现了就近就业。
务工群众康爱英:以前在外村务工就干大棚,现在村里有大棚了,而且还是轻车熟路,方便路程还近,工资一个月多,挺好的。
泾阳县三渠镇白杨村党支部书记姚峰:下一步,我们在发展好现有产业的基础,还要发展食用菌、液态蔬菜示范基地,真正让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干,让传统产业插上高科技的翅膀腾飞。
近年来,白杨村因地制宜,抢抓全县出台的“2+1+x”产业就业发展政策,拓展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推动了脱贫攻坚成果,白杨村以脱贫攻坚和培育主导产业为抓手,以“党建+创业+金融”为平台,着力打造设施农业发展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泾阳台:常盼赵雨明
换一换
相关报道
淳化:西红柿变身农民致富“红宝石”泾阳蔬菜出口中亚及俄罗斯专题研讨会召开淳化县铁王镇:西红柿变身农民致富“红宝石”杨朋军:从贫困户到致富能手依靠大棚菜摘掉“穷帽子”泾阳:扶贫车间生产忙石磨杂粮销四方
相关推荐
全省社会安全稳定第四调研组来武功调研渭城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长武县巡察工作暨十六届县委第八轮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彬州市: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经济持续复苏向好礼泉县石潭镇召开农村土地托管暨撂荒地整治工作现场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