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咸阳日报

本报讯(张永红)去年以来,泾阳县创新工作方式,扎实推进劳动就业服务工作,筑牢防返贫防线。

助企纾困稳存量,让“饭碗”端得更稳。泾阳县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政策,千方百计增强企业稳定和创造就业岗位能力。已为2家社区工厂发放场地租赁费、水电费补贴3.75万元;为46名脱贫劳动力发放跨省一次性交通补贴2.06万元。同时,实行“点对点”直达运输服务,通过政府统一包车、免费将29名农民工送达务工单位。另外,结合“就业服务千企万户行”等活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全县54家中小微企业,积极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深入全县9个镇(街道)名防返贫监测及登记失业人员家中,进行政策宣传和就业帮扶,切实促进就业创业工作。

拓宽渠道扩增量,让“饭碗”变得更多。在做好企业用工备案、劳动者求职登记的同时,泾阳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各类资源,积极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供需桥梁,推动更多脱贫人口实现稳岗就业。举办“春风行动”“送岗进校园、保就业促发展”“直播待岗”等各类线上、线下招聘27场次,为余家企业提供招聘服务,提供岗位余个;累计认定就业帮扶基地17家,累计认定社区工厂59家,共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人。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多措并举增加就业岗位,让更多脱贫人口“有活干”“有钱赚”。

优化服务提质量,让“饭碗”端得更好。泾阳县人社部门详细制定了“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责任分解作战图”,把各项帮扶责任细化分解到镇、到村、到人。组织5个就业服务组分别深入9个镇(办)户名监测对象户中开展面对面、一对一“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帮扶活动。同时,泾阳县通过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聚焦脱贫家庭大学毕业生、“雨露计划”毕业生及返乡回流人员等重点群体,坚持“一户一策、因人制宜”,提供精准就业帮扶;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让不具备外出务工、切实有需要的脱贫人口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开展各类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人;为名雨露计划毕业生发放补助金36.3万元;为66名脱贫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33万元;安置各类公益性岗位人,较好地解决了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难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