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崔亦馨)今年以来,泾阳县不断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健全完善民政防返贫监测预警帮扶机制,防止贫困群众因病因灾等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建立低收入家庭信息数据库。充分发挥陕西省社会救助动态监控系统优势,将系统中标注的户低保“单人户”和户未标注“单人保”的一人户反馈各镇,进一步提高低保边缘家庭认定的精准度;切实发挥防返贫预警监测机制作用,加强与县乡村振兴局的联系,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元以下户人,通过信息比对户人疑似存在返贫风险。年以来实施救急难户,通过信息比对户疑似存在致贫风险。反馈各镇严格按照入户调查核实、张榜公示的程序,将符合条件的50户人认定为低收入家庭;成立3个工作组,抽调12名工作人员,指导各镇规范填写《低保边缘家庭认定申请确认表》;强化低保复审退出户和低收入家庭认定衔接。同时,对8个镇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开展周通报。截至目前,认定城乡低保边缘家庭户人,占户籍人口的0.92%。

健全完善民政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与扶贫、教育、医保、人社、住建、残联等部门的协调沟通,每月开展一次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完善“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发挥村级社会救助“急难问题响应服务队”作用,对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以及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等低保边缘家庭进行定期核查、动态调整、常态化帮扶。结合解忧暖心传党恩、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脱贫攻坚“三看三查三巩固”等活动,动员民政系统党员干部对民政重点对象开展动态监测和问题排查。

截至目前,开展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7次。反馈疑似有致贫、返贫风险户户人,经核实符合低保、特困人员、临时救助、低保边缘等社会救助条件的户人。主动走访排查民政重点对象户,用足用活镇级临时救助储备金,累计发放床、被褥、衣服、米面油等实物,折合现金19.83万元。

不断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全面实行社会救助资金“一卡通”发放,会同财政部门开展信息比对,指导各镇民政办、财政所维护和修改社会救助保障对象错误信息条,确保社会救助对象基础信息准确无误,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地落实;举办社会救助政策业务培训班,累计培训镇村干部余人。下发宣传彩页份,大力宣传手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373.html